編輯:
你好。我是個準媽咪,再有兩個月小天使就要降臨人世了。比我和老公還高興的就是公公婆婆和我的父母了,不僅嬰兒的全套用品早準備了,連我做月子的食譜也安排好了,還要輪流“承包”帶小寶貝呢。照理說,他們要幫助我們養育寶寶應該高興才對,但媒體上關于“隔代教管”的議論總讓我的心里不踏實,怎樣才能放心地讓爺爺奶奶帶孩子呢? 阿雯
準媽咪阿雯:
恭喜你就要當媽咪了,但可不要發愁哦,媽咪的情緒對于寶寶可重要了,為了寶寶你可要把那些心理負擔全拋掉。至于你說的不踏實,不僅你會遇到,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會遇到,為此,我們專門請教了兒童心理衛生研究專家陳一心副教授,讓她來為你解難。
資料鏈接:
現在中國老人是1.34億,到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時候還要增加1個多億,那個時候是2.4億到2.6億老人。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一項針對0~3歲乳嬰兒帶養方式的最新調查顯示,由祖輩家長參與乳嬰兒撫養的比例高達84.6%。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于隔代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總數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達70%。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有130萬0~3歲的嬰幼兒由他們的祖輩通過各種形式參與照管。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針對0~3歲乳嬰兒帶養方式的最新調查還顯示,目前寶寶帶養內容中的飲食照料和入托接送幾乎全由老人代勞,孩子的游戲玩耍等活動雖主要由母親承擔,但以祖輩為主要照管者的比例超過30%。
陳一心:俗話說,家有一老,賽似一寶。我隔壁樂樂家可深有體會。樂樂的爸爸是軍人,媽媽是醫生,小倆口整天忙得不能按時下班回家。樂樂媽媽休完產假1年上班后,樂樂外婆就過來幫忙照看樂樂,給小夫妻省了不少后顧之憂,這就是隔代照管,即由祖輩照管孫輩。3歲前樂樂的爸爸媽媽白天上班,是小阿姨和外婆照看,外婆指點小阿姨教樂樂爬走跑跳,讓小阿姨帶著樂樂跟錄音機學兒歌,過家家,做游戲,冷了熱了外婆提醒及時增減衣服,餓了渴了外婆吩咐該吃啥喝啥。樂樂爸爸媽媽晚上下班回來,對老人噓寒問暖,端茶遞水,老人飯后打開電視,看些自己喜愛的節目,而樂樂則跟著父母散步、串門,有時還會來我家,展示一下這些日子學到的本領。我常聽到從他們家傳來的陣陣笑聲。
編輯:像樂樂這樣的家庭在我們的周圍多著呢,就說著名的體育運動員劉翔,從小也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照樣成了材。現在我國老年人口逐年增多,年輕人又都承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讓老人參與照管孩子也是一種資源的利用。從老年人的角度考慮,我國人均壽命已經超過70歲,50~60歲的人退休后,享受祖孫相伴的天倫之樂,也是他們充實的精神生活需要。
陳一心:當然,在生活中也經常會出現些老人幫子女照看孩子不愉快的事。比如,父母管孩子時老人護短,父母不允許孩子做的,老人卻覺得沒關系,于是孩子變得難以調教;再比如小兩口只顧自己工作交友,回家吃現成的,連碗都懶得洗,高興時逗孩子玩玩,不高興時嫌孩子煩:“去去,找奶奶去”,整個把老人當保姆使喚,全忘了自己已為人父母;老人也忘了自己只是來幫幫忙,本不該大包大攬。其結果是小兩口無法離開父母,又如何能勝任父母角色?
編輯:這里說一件事。在今年2月份的一場NBA常規賽中,火箭隊著名球星麥蒂突然離開球場,因為他的妻子在醫院馬上就要生產。球隊、裁判和球迷都對他的選擇給予了理解和支持。可見,父母給予孩子的感情呵護是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的。作為父母,在以下的一些情況,是沒有理由不和孩子在一起的。
1、斷奶前,安心休你的產假,母乳喂養。在哺乳的每一天里,和孩子進行全方位的接觸,讓孩子熟悉你的相貌、氣味、聲音,保證孩子有任何需要的時候你第一個出現在他身邊。
2、下班后,把時間都給孩子、徹底解放帶孩子的老人。睡眠是人最需要安全感的時候,嬰幼兒是培養安全感最重要的時期。保證寶寶在晚上睡覺前能見到你們,并得到安全感。
3、節假日,盡量以寶寶為中心。給他講故事,帶他到一些空氣清新的公園、廣場曬太陽,彌補平時因為工作給親子教育帶來的距離,這樣也能解放辛苦了一周的老人。
陳一心:0~3歲,是建立深層依戀關系的關鍵期,兒童只有在與父母尤其是與母親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系,才能為健全人格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才比較容易成長為情緒開朗、穩定并且自信的人。如果因工作原因要與孩子離開,最好等1歲斷奶后,并且祖輩先與孩子建立熟悉又親密關系后,再與父母分開。分開后,老人要經常與孩子提起其父母,可用照片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她)的,同時父母要經常與孩子保持聯系,減少孩子孤獨感、抑郁感、失落感和不安全感的產生。
編輯:在以孩子為中心時,可不要冷落了為你們勞累一周的祖輩,擠些時間,讓老人們參加老年大學或各種老人的社團、俱樂部,參加群體交流、旅游,既能讓老人補充新的知識、開闊視野,又能保證老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好的心情。同時,在教育子女上要多和老人溝通,以平等、請教的語氣和老人探討如何教育孩子,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和老人發生爭執,以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陳一心:對于隔代照管,祖輩要逐漸放手,千萬不要替代孩子做抉擇,或替代孩子父母的思考。年輕的父母要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養育一個孩子的關鍵是要幫助孩子成長,作為年輕的父母,也要跟著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