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話:我覺得女兒比較快樂的,因為她學會了包容,在樓下玩的時候,遇到很自我的孩子,她會讓他們先玩。我們平時經常跟她說:“人沒有完美的,發揚自己的優點就可以了。”所以,即使遇到有人對女兒不夠好,她也很容易忘記怨恨。當然女兒也有不快樂的時候,譬如前段時間她會時常拒絕練鋼琴,我就用朗朗等人激勵她:“要彈好琴,就得天天練。”現在她已同意這個觀點。不過,遇到她情緒不好的時候,我會把彈琴的時間縮短一些。我覺得,一個孩子整天笑并不一定就是快樂,快樂是她能夠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而不是整天都遇不到困難。
專家分析:孩子的快樂不是來自有漂亮包裝的禮物。事實上,過度溺愛孩子,給他買很多玩具、不讓他有任何不好的情緒,到了青春期他反而會有更多叛逆、更不開心。評價快樂的最好標準是來自于內心。因為,在未來成長的路上,孩子還要面對競爭、面對壓力,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使他們不開心。所以,快樂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孩子內心戰勝困難力量的大小,他與人的關系如何以及他對待世界的態度。內在的力量和智慧,會使孩子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都保持快樂。
建議1:教會社會技能
社會技能在生活中可以時時學習。譬如父母扮孩子,讓孩子扮演老師或者他要溝通交流的人,示范給孩子看他該如何做;或是父母扮演老師,向孩子提一些問題。這樣以后當老師再和孩子交流時,他就不會害羞了。當孩子做對了,就要及時給予恰當表揚,有時只是因為他表達清楚了一句話,或者說對了一句詞。尤其要為孩子創造融入團隊游戲的機會,讓他與小伙伴們充分溝通和交流,哪怕是發生爭執,也是一種鍛煉。
提示:如果孩子缺了去圖書館的那一課,讓孩子自己向老師請求能否補上。需要告訴孩子的是,學會請求也是一種技能。
建議2:幫助建立自信
越早讓孩子知道自己被需要越好。要讓孩子知道,自從有了他,你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研究發現,喜歡體育運動的孩子可能成為一個主動而身體力行的人。要在生活中引導孩子熱愛戶外運動和參與身體鍛煉,這對孩子確立自信是很有益處的。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能和力量,還能有機會讓他開心大笑,有助于舒緩壓力。音樂、舞蹈、美術都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感受到快樂和更多自信。
當然,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就要培養孩子同情心,要注重別人的情感,及時糾正孩子不友善的舉止。
提示:如果孩子出現有些問題,父母如果試圖幫助孩子改正或“收拾”殘局,反而會損害他的自信心。
建議3:鼓勵獨立性格
從系鞋帶到安全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獨立的里程碑。平時不要假設孩子什么都不能做,其實只要父母給孩子尊重和關注后,孩子就可能做很多令人驚喜的事情。父母可以經常參與孩子的活動或游戲,也可以讓孩子參與擇菜、攪雞蛋等家務活,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成就感。當孩子告訴父母他能做什么時,要認真傾聽。但絕對不要無視孩子所犯的錯誤,尤其是父母聽到有關孩子的負面評價時,不要沮喪,更不要喋喋不休;當孩子遇到阻礙時,父母要幫助他分析和判斷,讓孩子說出解決的方法;當孩子聽到不同意見時,父母要給予自己的觀點,讓孩子判斷,以增強他的自我意識;當孩子覺得他有能力解決問題時,自然就會帶給他快樂和成就感。
提示:身心健康的孩子,他們會為自己所能完成的事情而驕傲,而不會為自己長得怎么樣或穿得如何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