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原則。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則之一。俗話說:欲教子者先正其身。這是告誡做父母的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要忘記旁邊有個正在成長的以你為榜樣的孩子。
教育一致性的原則。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學校、家庭和社會諸方面教育共同影響的整體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會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員之間也要前后統一,步調一致。
回避原則和信息凈化原則。父母在議論領導或同事長短及夫妻婆媳之間的矛盾時,應避開孩子。對不正確的言論、現象應給予客觀的分析、批判;對社會上、鄰里間一些不正之風和丑惡現象要幫助孩子分清,要求孩子對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學不做。
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則。目前,家長說了算,家長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對孩子隨意打罵現象還依然存在。這樣是不可取的,會使孩子形成許多壞習慣。家長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點要勇于向孩子承認。孩子有了缺點錯誤,家長不打罵,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鼓勵孩子改正。
第二個問題: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要創設溫馨愉快的氛圍。家庭中溫馨愉快的氛圍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給予孩子的壓力和緊張感,使孩子體會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因此,家長要堅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則。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多關心孩子,讓孩子從家庭中得到極大的溫暖、和睦的家庭環境能夠更好地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創設整齊、美觀、舒適的生活環境。住房不論大小,都應布置得整齊美觀,使人感到舒適。房間里光線要充足,色彩宜柔和協調。寫字臺應放在窗前光線充足明亮的地方,有利于學習。床應放在光線較弱的地方,有利于休息。如果父母與孩子同居一室,在布置房間時,應給孩子留下一個小天地。衣物、書籍等放在適合孩子取用的地方,并且讓孩子自己布置,培養孩子愛美的心理,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