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歲的李冠民,是靈寶市陽平一中副校長。通過調查他發現,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僅靠傳統的簡單說教已很難走進學生心中。他想,一定要找出一條新的方法,使德育教育零距離貼近學生,真正進入學生心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正是從這樣的目的出發,愛好寫作的李冠民開始了“詩教”嘗試,想不到這一招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生態校園的大主題。春末夏初,校園里出現了很多鳥兒,有些在枝間筑起了小巢,有一對兒還把巢安到了九(3)班教室的屋檐下。多好的教育契機啊!李冠民很快寫出了一首名為《別致的獎章》:
有一種聲音實在美妙/那是清晨鳥兒在樹叢的合唱/有一種景觀最為動人/那是身邊有許多鳥兒飛翔/校園里不能沒有鳥雀/有鳥的地方就應該有鳥巢/鳥巢其實是一種最可愛的建筑/它又是鑲嵌于校園的一枚獎章/只有文明、和諧充滿生機的地方/才配得到這珍貴的獎賞
李冠民用小黑板將詩工工整整抄好后,掛在一樓走廊上,下課鈴一響,立即吸引了學生圍觀與誦讀。
也真是,此后的兩個多月,校園里再也未發生小鳥被傷害的“事件”,而教室屋檐下的一窩雛鳥也在大家的熱切關注中一天天地長大,最終快樂地飛上了藍天。
偌大的校園,衛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一天,幾個值日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引起了李冠民的注意,回到辦公室,他寫下了《有幾個女孩》:
有幾個女生好讓人感動/辦公樓前會準時出現她們的身影/很小的一片落葉也要被撿起/神情是那么專注和虔誠
看著清潔環境的女生/我看到了一顆顆金子般的心靈/只有純潔無瑕的心田/才容不得些微污雜而生
多么可愛的女孩啊/你們哪里是在整理衛生/你們是學校的美容師/你們是師生的儀表鏡
從那以后,輪流值日的班級表現得一個比一個好,值日生一個比一個認真。
讓李冠民堅持下來的,除了個人愛好,最主要的是學生對其教育詩已產生了強烈的閱讀興趣。每寫出一首,總有許許多多的學生圍看、吟讀和抄記。那時,他心里就會充實,感到欣慰。
針對個別學生身上所表現出的不良習氣,以及少數校園偶發事件,李冠民用無限深沉的筆觸寫出了《眼睛》:
當你揮拳擊向同學/其實被擊中的總有你的父母/當你偷偷燃起一支香煙/世上便多了兩對熏紅的眼睛/當你在游戲機前忘乎所以/肯定有幾個愛你的人徹夜難眠/當你頑劣成性渾渾度日/校園里就會看到一個家長的滿面愁容/當我面對著你的家長/我總想立刻把你找來/大聲告訴你這簡單的道理/然后責令你好好看看他們的眼睛
李冠民想不到這首小詩竟然收到了這樣的效果。幾個經常違紀的學生,竟然不約而同地將這首詩歌抄到平時珍愛的筆記本上,作為自警、自省、自勵的材料。
當然,李冠民知道“詩教”同其他教育方法一樣,作用也是有限的。為此,他力爭使自己的教育詩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和理解水平,這樣才讓能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
有專家指出,學校德育工作中單調的照本宣科,生硬的說服教育等傳統做法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李冠民的“詩教”嘗試,只是一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探索。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越來越多的教育者以其心智付諸實踐,中小學德育工作才能開創出一個喜人的局面。(楊仲勛 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