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記得要給寶寶養胃

 傳統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很多年貨,寶寶們可能想吃就吃,暴飲暴食,給小小的胃增加了不少負擔,出現積食、胃腸不適等癥狀就難免了。


  積食不一定是吃多了


  寶寶可能并沒有吃特別多,而是零食吃得過多,吃的東西太雜或吃入過多油膩的食物了,這是積食發生的主要原因。積食不是小問題哦,它會增加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還可能生病呢。


  4個癥狀提示寶寶積食了


  1、睡眠不安


  發現寶寶一段時間睡眠總是不太好,睡覺時身體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這就是“食不好,睡不安”的表現。


  2、食欲下降


  過節時寶寶的味口還超級棒,過幾天卻發現寶寶胃口明顯下降,食欲明顯沒有之前好了。


  3、腹部不適


  已經學會說話的寶寶會說肚子不舒服,肚子疼。


  4、出現口氣


  積食比較重的寶寶,媽媽可以明顯聞到寶寶嘴里有口氣。


  中醫看寶寶胃部不適


  在多種發病原因中,喂養不當和飲食不節是重要原因。胃腸擔負著消化吸收的功能,它對食物的質和量都有嚴格要求。“質”不合適,如生冷、肥膩、過于堅硬難以消化,或者“量”太多,超過了胃腸的消化能力,那么胃腸不堪重負,就會嘔吐,發生急性胃炎。


  胃部不適,護理最關鍵


  寶寶嘔吐不要慌


  寶寶積食嚴重時可能會嘔吐,媽媽千萬不要慌,馬上將寶寶的頭部置于側位,避免嘔吐物被吸入氣管。


  在飲食方面做些調整,給寶寶吃流質飲食,如稀粥、面湯、藕粉,既容易消化,又補充水分。飲食的量由少到多,少量多餐,分批吃,然后慢慢恢復到正常飲食。


  穴道按摩


  捏脊:讓寶寶面孔朝下,平臥;媽媽以兩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按寶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力度不要太大,由下而上,再從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積食癥狀將慢慢緩解。


  揉中脘:中脘穴位位于胸骨正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媽媽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


  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媽媽以拇指壓按涌泉穴,旋轉按摩30~50下,每日兩次。


  家常小藥


  用以上方法,寶寶癥狀沒有太大改善,媽媽可以取炒山楂、炒神曲、炒麥芽各15克,水煎后給寶寶頻頻服用,既幫助消化,又補充水分;也可以口服思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