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對2000名中小學生專項調查結果顯示,患貧血的學生,71%是不吃早餐所致;不吃早餐的學生中,一半左右營養不良。有60%以上的學生反映,不吃早餐或早餐質量不好會影響課堂表現,如在上午第三四節課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甚至測驗成績不好。
早晨起來,雖然胃里已排空,但由于活動量不大,有些孩子總覺得早上不餓,也就不想吃早飯。另外,有的學生上學早,起來后匆忙之下,早餐要么不吃,要么隨便抓個大餅油條、面包蛋糕應付了事,由于時間緊張,縮短了進餐時間。
“一日之計在于晨”,其實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尤其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學生來說,一頓搭配合理、營養豐富的早餐是上午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保障。許多家長雖已開始重視給孩子搭配營養早餐,但卻為吃什么、怎么吃犯了愁。
臺州醫院營養科中級主管營養師陳志明告訴記者,不吃早餐的孩子,除了會因缺糖少氧導致腦細胞“停電”、肥胖、胃病、膽結石和營養不良外,還可能會有貧血。多項調查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兒童青少年每日的熱能、維生素(如維生素A、E、D、B6)和礦物質(如鈣、磷、鎂)攝入低于每天吃早餐者。
在早餐中,含鐵的食物是較少的。陳醫生認為,一般來說,普通牛奶里含的鐵不如配方奶多,蔬菜里含的鐵則不如肉類食品多,而在肉類食品中,紅肉(豬肉、羊肉)又比白肉(魚、雞)含鐵要多,且更易吸收。陳醫生建議,每日早餐食品的種類應由谷類、蔬菜類、水果類、畜禽肉類、魚蝦類、蛋類、奶類及奶制品、豆類及豆制品、油脂類等組成。也就是說,早餐一杯奶、一片面包、一個雞蛋、幾片香腸再加幾顆花生或者青菜水果,營養就足矣。如果孩子早上食欲差,家長應盡可能安排一些色、香、味、形具有吸引力的早點,早餐也要經常換著花樣做,這樣可以平衡飲食,但是雞蛋和牛奶可以是每天早餐必需品。其中,雞蛋對預防貧血很有效果。
另外,“大腦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早上吃什么。”早餐對于大腦來等于是充電的過程,餓著肚子上課注意力會不集中,反應遲鈍,認知能力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