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在父母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運動,無需特別訓練;但事實上,對肢體柔弱的小寶寶來說,要想他爬得好、爬得快,不僅要從小鍛煉他的肌肉力量,還必須把握好“爬行”關鍵期,否則——
不是與生俱來爬是要學要練的
“我家寶寶1歲,路都會走了,就是不會爬,現在你讓她爬,她只會肚子著地,四肢扎起,就是不爬。”起初,媽媽還在為女兒剛學會走路而欣喜不已,直到最近聽說同事8個月大的孩子會爬了,才想起還沒見女兒爬過。
“不少父母覺得爬是與生俱來的,孩子長到一定年齡就會爬了,根本不需要訓練。其實,爬是要學要練的。”專家說。
然而,現實中一些父母只關注孩子啥時候能學會走路,卻常常忽視學爬的關鍵期。尤其現在嬰兒床、學步車使用普遍,部分父母擔心孩子磕碰或弄臟衣服而經常抱著孩子,更減少了孩子爬行的機會。
“事實上,爬是孩子運動發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對身體成長、智力發育很有好處。”王偉說,孩子在爬行過程中需要抬頭、挺胸、四肢并進,能充分鍛煉頸部、肢體等全身肌肉;爬行時,他們要靠胳膊及手腕的力量支撐起整個上身,不僅能鍛煉胳膊和手腕骨骼、肌肉力量,而且由于手、腳、眼共同協作參與來保持動作一致,還能鍛煉孩子的手、眼和四肢動作的協調及靈活性。
“此外,爬使孩子空間位置移動,擴大了他接觸和探索范圍,增加了認識新事物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腦智力發育。”專家說,如果孩子沒學過爬,身體協調性等方面就可能比其他孩子差一些。
八九個月時教寶寶學爬
專家說,孩子一旦會翻身,就可以讓孩子練習趴,在他頭頂上方放一個色彩鮮艷或他喜歡的玩具,讓他必須抬頭才能看得到,并逐漸提高玩具的高度,以訓練他的上臂支撐和抬頭動作,從而增加上肢、頸部肌肉力量。
還可以讓孩子趴在枕頭上,兩手平放,父母在他上方發出聲音吸引他支撐起上臂,抬頭搜尋;當孩子習慣以后,再換上小一點的枕頭,以讓孩子更多地用自己的力量撐臂抬頭。
此外,父母可以通過按摩促進孩子手臂肌肉力量,鼓勵孩子進行翻身練習和坐立,讓他熟悉姿勢的變化。
“通常,孩子八九個月大時就能爬了,上肢力量也足以支撐身體向前爬,這就到了教孩子學爬的關鍵期。”專家說。
腹爬后練跪地爬情緒不佳時別勉強
這時,先給孩子找一個空曠、安全地帶,讓他趴著,肚子貼地;然后在他面前放個喜歡的玩具,逗引他有一個抬頭、屈肘向前爬的意識。剛開始,玩具不要放得離孩子太遠,讓他稍微向前移動身體就能得到,并及時稱贊他爬得棒,以增強他爬的成就感和自信。
“最初鍛煉,孩子很可能是腹爬,或者只是雙腿用力一蹬,往上躥。”專家說,等漸漸熟練腹爬以后,隨著上肢力量不斷增強,就讓他練習腹部抬高、四肢著地的“跪地”爬行動作。父母可以用雙手手掌抵住孩子的小腳掌,當孩子左手向前時,就用力推動孩子的右腳前行。
如果寶寶爬行時往后退或原地打轉,父母可以一人在其身后用手頂他的腳,另一人在前面逗引他朝前;還有些孩子因長得太胖或上肢力量不足很難支撐住身體,父母不妨用寬圍巾托住他的胸腹部,讓胸腹部離開地面,而四肢著地,再推他的腳或用玩具在前引逗。孩子情緒不好不愿爬時千萬別勉強。
穿珠子、鉆滾筒彌補孩子“未爬”缺陷
如果孩子自始至終都不愿爬,或者還沒有經歷爬的過程就會走了,對于這樣的孩子,很多父母擔心出現感統失調等問題,特想知道補救辦法。
“補救的措施就是讓孩子參加一些鍛煉手眼、四肢協調的活動。”專家說,比如,玩游戲場的海洋球池、鉆滾筒等都能訓練孩子的協調能力;在父母看護下,走獨木橋、蹺蹺板,能增強平衡能力;練習穿珠子、壘積木,能鍛煉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