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寶寶夜間睡眠的難題

  寶寶在五六個月大時,全身的細胞活性開始增加,尤其是骨細胞、軟骨細胞的代謝很旺盛,這對于骨骼的生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人體內的生長激素在睡眠中分泌得更旺盛,有利于長高。因此,兒童擁有高質量的睡眠就顯得非常重要。


  1-23個月兒童,經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睡眠問題。比如夢魘、夜驚、入睡困難、鼾癥、夜醒、呼吸暫停等。


  有些孩子像“夜貓子”,白天睡覺,晚上精神。這可能是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所致,在生理上還沒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


  幾乎所有1-2個月的孩子都有日夜不分的情況。父母應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作息時間。


  父母應讓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床休息。午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過遲。適當控制他們在白天的睡覺時間,當孩子睡一定時間后,就把他喚醒。這些方法可減少寶寶在白天的睡眠時間,到了晚上,玩累了的寶寶就會睡長覺了。


  有的孩子拖延就寢時間是因為怕黑,這完全正常。父母可在孩子的臥室里亮一盞燈,但建議燈的光線要暗。強光會影響寶寶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也不利于孩子進入深睡眠。


  兒童一天的睡眠量因人而異,一般來講,新生兒每天要睡20個小時左右。此后,逐漸建立起睡眠的晝夜規律。5個月大的孩子,一般夜間可睡8-10個小時,白天還要睡兩覺。到了1歲左右,夜間睡眠時間大約為10-12個小時,午覺約為兩小時。


  有些疾病也會妨礙孩子的睡眠,如佝僂病、鉛過量、消化不良、傷風感冒、發燒、咳嗽、蛔蟲、皮疹等。


  有一種叫夜驚的疾病,主要發生于4-12歲的兒童,多見于男孩。大多數孩子的癥狀是在睡眠中猛然驚起,持續地哭喊,意識呈蒙朧狀態,對父母的關懷毫無反應。一般在幾分鐘內結束,發作后對經過不能回憶起來。如果頻繁發作,父母應盡早帶孩子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