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寶寶“上火”當作小病

  日常生活中,您的寶寶是否經常出現口角起皰、舌苔發黃、小便發黃、大便干結,甚至煩躁易怒、哭鬧不停的現象?其實這是寶寶“上火”的典型癥狀。寶寶“上火”,容易導致寶寶抵抗力下降,引發感冒、腮腺炎、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癥。許多年輕媽媽缺乏育兒經驗,對寶寶“上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引發嚴重后果。


  6歲以下寶寶易上火


  0~6歲的寶寶為什么容易上火呢?專家指出,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部組成。


  中醫認為:小兒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容易出現陽盛火旺,也即“上火”現象;其次,寶寶腸胃正處于發育階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吸收消化及自身調節能力較弱,過剩營養物質難以消化,造成食積化熱而“上火”;再加上寶寶皮膚發育也不完善,不能很好的鎖住體內的水分,容易造成水分流失,從而導致寶寶“上火”。


  此外,兒科醫生還提醒,隨著氣候的變化,天氣逐漸炎熱,水質變熱,同樣也會引起寶寶的“上火”癥狀。兒童很多都喜歡吃特別喜歡吃炸雞腿之類的油炸食品,還有糖果等零食。然而,過多的肉類,過濃的牛奶、過甜的飲料、零食都是相當于給身體進補,這部分高蛋白質食品的攝入就是火的來源,媽媽稍不注意,都是在為寶寶“加油添火”。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一些父母認為,寶寶“上火”十分普遍,并不重視。或者,給寶寶多喂點水喝就沒事了。但是,小病不治,很可能發展為大病。以下列舉幾個寶寶“上火”引發的主要疾病:


  1、便秘:


  有的寶寶上火后會引起大便秘結,排便時因肛門受干結糞便剌激出現疼痛而哭鬧。年齡偏小的寶寶在上火的同時也較多的出現小便黃的癥狀。有過育兒經驗的媽媽會發現,藥店出售的治小兒便秘的藥不多,而且就算有藥,效果也不太明顯。




  2、上呼吸道感染:


  寶寶上火是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的導火索,這是因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會發生上感,出現發熱、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癥狀。嬰兒的鼻腔被濃鼻涕阻塞時,就會出現呼吸困難,拒絕吃奶等。若是細菌感染,可引起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病菌還可以通過血循環向全身播散,導致敗血癥及其他化膿性疾病。


  3、百日咳:


  寶寶上火后咽喉干痛,呼吸道黏膜易受到百日咳桿菌的入侵而發病。初期出現咳嗽癥狀;7~10天后轉入痙咳期,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發作日益加劇,若治療不善,此期可長達2~6周;有的病程可達2~3個月,故有“百日咳”之稱。


  寶寶上火,防治有招


  寶寶“上火”危害不可忽視,媽媽們需要做到防治結合,在有效預防寶寶“上火”的基礎上,采用正確的藥物治療寶寶“上火”癥狀。


  1、多喝水:孩子體內水分不足時,“上火”便容易找上門來,這在天氣炎熱、容易出汗的夏季尤為常見。因此,必須給寶寶多喝水,這里提醒的是,必須是白開水而非飲料,及時補充遂體液排除的水分,有助于防患于未然。


  2、合理飲食:合理的飲食搭配是防范寶寶“上火”的重要因素。多吃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少吃肉類;多吃蘋果、葡萄、梨子等水果;此外,還可給寶寶喂些綠豆湯;切忌不要盲目給小孩進補。


  3、I LOVE YOU按摩治療法:遇上寶寶便秘,可以先把自己的手搓暖,在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首先,用右手指在嬰兒左腹由上而下按摩,劃一個 “I”字。然后,由嬰兒右上腹至左上腹按摩一下,再順按至左下腹,劃一個“L”字。最后由嬰兒右下腹至左下腹劃一個倒 “U”字。重覆以上動作,并不時說 “I Love You”,寶寶會很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