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力測試是怎麼樣的

  當父母感覺自己的孩子出現動作或語言發育落后于同齡兒童,或出現學習困難時,首先會想到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智力測驗,從而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智力水平,但是父母們了解智力測試嗎?許多父母認為兒保醫生會用先進的儀器或電腦進行測試。


  其實不然,在我國常用的智力測驗從方法上可分兩大類:篩查性和診斷性智力測驗,但不管是哪一類,其方法都是一對一的測試,即測試者給予要求或提問,被測試者操作或回答,在測試過程中還要觀察兒童的注意、反應、情緒等因素,這是當今世界上通用的方法。因此,這種測試往往出乎父母們的意料。


  篩查性智力測驗: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篩查出在生長發育或智力方面有問題的小兒,這種測驗一般只出示正常、異常或可疑三種結果,偶爾也有出示具體智商的。而且不同的測驗方法只對適宜年齡的寶寶有效。


  在此我們具體介紹一些常用的測驗方法:


  ·丹佛嬰兒發育量表:適宜于新生兒至6歲的小兒。測驗項目包括測試小兒的個人-社會適應、精細動作、語言和大運動四方面的能力,共有104個;

  ·繪人試驗:適宜于4歲半~9歲小兒。測驗時要求兒童按照自己的想象繪一個人的全身像。可測試兒童的智力水平、思維、推理、空間概念、感知能力及情緒等;

  ·圖片詞匯測試:適宜于4~9歲兒童。它是通過讓孩子看一本畫有120張圖的測驗本,每張圖中有4幅畫組成,其中規定有一幅代表一個詞匯,并以此測定小兒對詞匯的理解能力;

  ·學前兒童能力測試:適用于4~7歲小兒。它由50個項目能力測驗組成,包括自我意識、身體部位、偏利性、記憶、視感知及眼手協調、知識、聯系與抽象、聽覺與語言理解、運動等。


  篩查出有問題的兒童,可進行診斷性的測試方法,經診斷性測試后可得出智商或發育商。診斷性測試法測試時間長,測試面廣,測試后給分如智商,結果較可靠,而且非常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