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在煙臺山醫院兒科病房,記者見到了4歲的海陽男孩曉陽。曉陽長得虎頭虎腦,看起來比同齡孩子要健壯不少。曉陽的爸爸告訴記者,家人從大半個月之前發現曉陽的異常。“一天最少跑十幾趟廁所,老是喊口渴,喝水能喝兩壺多。”曉陽的爸爸說,除此之外,曉陽還經常喊肚子疼,讓一家人憂心忡忡。此后,曉陽的爸爸帶著他在村里的衛生所開了不少消炎藥,吃了十幾天卻始終不見效果,最終被姑姑帶到了煙臺山醫院。“這個孩子來的時候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血糖已經達到40,再晚來一個星期就會出現昏迷。”兒科的李榮霞主任說,按曉陽的病情,他需要終身服藥。
6日,在兒科對曉陽的會診病歷中記者發現,曉陽的一家兩代人都沒有糖尿病病史,卻記錄了幾個字“平日幾乎不吃主食”。曉陽的父親告訴記者,這幾年孩子一直在村里上幼兒園,幾乎每天都會拿著零錢去買一些便宜的小零食,像一些油炸的面筋、五顏六色的果凍、摻著色素的小飲料。“每天都看他吃這些東西。”曉陽的姑姑說,孩子一般手里零錢不多,所以吃的都是些幾毛錢的零食。
“這很可能是曉陽發病的一個誘因。”兒科的郭大夫告訴記者,糖尿病的發病是多種因素促成的,其中生活環境和飲食結構對引發糖尿病影響較大。“像這些便宜的零食里面含很多的添加劑、色素,這些對孩子的免疫系統會有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郭大夫表示,近年來,兒童的糖尿病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值得家長注意。
郭大夫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合理飲食,避免長時間吃一些含多種添加劑的劣質零食,同時注意運動,避免糖尿病找上門。□ 記者孔雨童 □通訊員葉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