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三醫的病房里,剛為人母的阿婭向親朋好友“訴苦”:“生個兒子壓力太大了,半輩子都要替兒子打工。”阿婭一直以為自己懷的是女兒,還為未謀面的寶寶取名叫“牛妞”,分娩后才知道是個兒子。
阿婭和丈夫都是80后的獨生子女,按有關政策規定,允許生育兩個孩子。結婚前,兩人商定婚后要充分利用名額:如果第一胎是女兒,就接著生第二胎;如果第一胎是兒子,就不想繼續生了。阿婭說:“如果兩個都是兒子的話,壓力太大。”
阿婭的話在不少家長眼里有點杞人憂天,不過不少80后的準爸爸準媽媽都有著同樣的想法。近日,記者對60對80后夫妻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58.3%的人選擇“生男生女都一樣”,有21.7%的人選擇“生女孩”,選擇“生男孩”的占20%。
希望生個女兒的小麗(化名)認為,這并不是舊思想中“重男輕女”的另一個極端,這種育兒心理的背后,其實是對自我生活現狀的審視和反思。除了認為女孩是“貼心小棉襖”外,還表示不愿意像父輩那樣,半輩子省吃儉用只為兒子娶媳婦、買房存錢。
相比父母長輩,80后的生育需求也更理性。一些人認為,以前“傳宗接代”是婚姻的主體目標,生兒育女是人生無法缺省的責任和內容,而現在對許多80后的年輕人來說,生育也是為了保持家庭的穩定。
有關人士稱,生兒生女應該順其自然,不必為了“減壓”而刻意去追求孩子性別。也有人認為,像父輩那樣勤勤懇懇地為兒子將來婚娶準備資金,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