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解決媽媽3大煩心事

  對于剛出生的小寶寶,總是有很多不知道和不可思議的事情,看一看,是不是你的困惑也在這三者之中?所以,有針對性地學習、充電,是為人爸媽不可推卸的重任吶!


  3月齡內的這些事讓媽媽們好頭大!


  第一位:母乳和牛奶的選擇及喂養問題。


  第二位:面對寶寶的哭泣無法應對。


  第三位:睡覺不安穩,時間不規律。


  不吃不喝


  其實不少寶寶的偏食、厭食多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而這些習慣又源自平時大人的粗心和不在意的喂養。


  找出寶寶不好好吃的理由


  1.沒有適時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對小寶寶不僅僅是營養的需要,同時也是乳牙咀嚼能力和味覺發育的鍛煉。如果在寶寶需要增添輔食時,仍完全喂養母乳或配方奶粉,這就造成寶寶咀嚼功能發育緩慢,只能接受流質食物,排斥需要咀嚼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輔食添加原則


  在寶寶滿4個月后添加輔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即輔食添加的量要由少到多,如吃蛋黃從1/4個開始添加,逐漸加量到1個。輔食要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如從添加米糊開始,然后是稀飯,再是軟飯;又如從菜泥開始逐漸過渡到碎菜。種類要先添加一種,等小寶寶習慣之后,再添加更一種,而每種輔食的添加要給小寶寶4-5天的時間逐漸習慣,同時要觀察寶寶大便的性狀和食欲,如都正常可加量或增加另一種。喂寶寶輔食一定要用小勺喂食。


  2.零食吃太多


  零食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吃得科學,零食也可以為寶寶生長發育加油。但畢竟零食不是正餐,多吃會影響寶寶的食欲和胃口。不能想吃就吃,一般飯前和臨睡前不要吃零食。


  3.活動太少不覺得饑餓


  寶寶吃得好卻活動少,無法消耗飲食中的高能量,自然也就不會有饑餓感。


  4.進食時間不固定


  一些媽媽嬌寵寶寶,認為寶寶不愿吃就隨他去,等他餓了自然會吃。時間一長,就造成寶寶進餐時間紊亂。還有一些媽媽忙于工作,自己吃飯不定時,想吃便吃,寶寶也跟著沒有固定進餐時間。媽媽自身的飲食習慣不正確,為寶寶樹立了負面榜樣。


  5.不良的進餐習慣


  在寶寶的眼里,每日的活動都是游戲,吃飯也不例外。一些寶寶習慣邊吃邊玩,還有的喜歡邊吃邊看電視。對于這些不良進餐習慣,都易造成寶寶吃飯時分心,影響食欲。


  6.爸媽自己也挑食


  每個媽媽都有自己飲食上的好惡,自己不喜歡吃的,堅決不會讓它出現在飯桌上,或者理所當然地認為,寶寶也不愛吃。大人是寶寶的榜樣,媽媽的“不喜歡”也成了寶寶“我不要”的理由。


  關于吃喝方面的疑惑
  Q:我的寶寶10個月大了,可他總愛吃奶不吃飯,怎么辦?


  A:當小寶寶長到4-6個月時,單純的母乳喂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了,應及時添加足量、合理的輔食。你的寶寶出現愛吃奶不吃飯的情況,常常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于乳汁的味道,而不樂于接受其他口味的食品,這可能與你們沒有及時給他添加輔食有關,這種情況應及時糾正,否則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爸媽一定要堅持每日喂幾次輔食,不要因為他哭鬧而動搖。當寶寶適應了各種食物之后,還要經常更新換樣。經過一段時間后,寶寶就不會只想吃奶了。


  Q:我的寶寶8個月了,喂奶時總是不專心,吃幾分鐘就不吃了,然后就東張西望,這是不是寶寶的壞習慣?


  A:對于這種“花心”的寶寶,媽媽最好能在固定的地方、安靜的環境中喂奶。既然周圍沒有什么新鮮事物逗引他,寶寶也就能專心吃奶。


  Q:我家兒子現在1歲多,能給他吃果汁嗎?


  A:可以。爸媽在給寶寶吃果汁之前,先給寶寶喂些蔬菜汁,之后再喂果汁,每次喂的量也不能太多。雖然蔬菜和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但兩者的營養成份是不同的,不能相互取代。另外,果汁含糖份比較多,寶寶喝了就容易上癮,如果喝完果汁再喝一些蔬菜汁,寶寶就會因為蔬菜汁味道不好而拒絕喝。


  睡不好的小夜貓


  睡眠對于小寶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造成寶寶睡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爸媽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好以下這幾關——


  1. 讓寶寶形成在固定的時間吃晚飯的習慣和意識。晚歸的爸媽,就盡量不要和寶寶一起吃晚飯,可以讓爺爺奶奶或阿姨陪寶寶一起先吃。


  2. 睡前有一定的活動時間。晚飯后讓寶寶做比較安靜的活動或游戲,比如看書、畫畫、聽音樂、講故事、搭積木等等。


  3. 營造一個有利于睡眠的氛圍。如果寶寶有單獨的臥室,可以安排他早些睡覺。若是與爸媽同寢一室,爸媽就應在睡覺之前,把房門打開、窗透氣大約20分鐘,無論是睡午覺、還是晚覺都應如此。如果房間里使用空調,最好也要事先通風20分鐘。


  4. 把室內的燈光調得暗一些。


  5. 寶寶上床前盡量不要和他交談。


  6. 寶寶睡著后,媽媽不要馬上離開。最好就在寶寶附近做一些事情,萬一寶寶醒來,也不會因為看不到媽媽而感到害怕、睡不著。媽媽還可以在寶寶臨睡前告訴他:“寶寶,你睡吧,媽媽會在你身邊,陪你一會兒!”


  關于睡眠方面的疑惑


  Q:請問小寶寶可以睡席夢思床墊嗎?因為兒子漸漸長大,我準備給他換個床了。


  A:小寶寶不宜睡席夢思,也不宜睡沙發等軟墊。長期給寶寶睡軟床,會使寶寶的脊柱經常處于彎曲狀態,容易使骨變形,甚至發生駝背,同時也不利其他骨骼肌肉的發育。所以,最好還是給寶寶睡平整的棕床、木板床或鋼絲床。


  Q:我家的寶寶現在只有11個月,晚上睡覺老是容易驚醒,不知道這樣對寶寶的健康有沒有什么影響?


  A:寶寶夜里睡不踏實有環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的雙方面的影響。周圍環境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新鮮度等。寶寶自身則有饑、飽、渴、尿等需要。此時的寶寶已有思維活動,這樣就會做夢,好夢寶寶會笑,惡夢寶寶會哭,還可能爬起來。另外,周歲以內的寶寶還會因缺鈣而夜驚、夜鬧。


  因此,睡前不要讓寶寶太興奮,尤其看電視是寶寶夜間做夢、哭鬧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衣著、蓋被過熱過厚,也容易使寶寶睡不安穩。但不管寶寶夜間醒來次數多頻繁,或怎樣煩躁不安,都盡量別讓他大哭起來。應馬上走到他身邊,幫他找出問題所在,給他喝點水,讓他排一次尿,或輕輕地拍拍他,也許寶寶馬上就會繼續睡去。
  Q:我家的寶寶睡著了以后要打鼾,不知道小寶寶打鼾是不是正常現象?


  A:一般來說,嬰寶寶打鼾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是咽喉部或支氣管有某些病變的表現。 最常見的原因有增殖腺肥大、慢性扁桃體肥大、支氣管炎等。如果你的寶寶睡覺打鼾,首先應該確定打鼾的病因,然后針對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Q:我的寶寶已經3個月了,我不知道他睡覺的時候是不是需要用枕頭,如果需要的話是不是可以和我們大人用同樣的枕頭?


  A: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寶寶可以不用枕頭,這是由新生兒的生理構造決定的。但當寶寶長到3個月以后,為了保持脊柱的生理彎曲及保持體位舒適,應該開始使用合適的枕頭,一定不能和大人用一樣的枕頭。


  寶寶枕頭高度以3-4厘米為宜,以后可根據寶寶的發育狀況,逐漸調整枕芯高度,長度與寶寶的肩一樣寬最為適宜。枕芯質地應柔軟、輕便、透氣、吸濕性好,軟硬均勻。可選擇燈芯草、蒲絨、蕎麥皮等材料充填,最好不要使用泡沫塑料或腈綸、絲棉做充填物。


  不停地哭


  爸媽首先應對自己寶寶的“哭因”有所了解,才能對癥下藥,找出治好寶寶愛哭的良方。


  寶寶愛哭有原因


  A. 周歲前的寶寶愛哭更多的是表達自己對饑餓、疼痛、冷熱等不舒服的感覺。


  B. 1歲左右和3歲左右是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的“反抗期”,他們有了獨立的意識,很想表現自己,如遭到爸媽的壓制,就會反抗,哭鬧常是他們這時表達憤怒的方式。


  C. 有些寶寶沒有養成爽快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或要求,及對爸媽的要求表示自己態度的習慣,在他們不痛快時就哭,以哭“說”事。


  D. 在長輩(祖父母、外祖父母)面前,小孩有了“仗勢”,尤其是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容易變得嬌氣、愛哭。正常情況下,有些寶寶愛哭,常常是用哭聲作為手段以引起爸媽注意,達到某種目的。


  E. 愛哭的寶寶有些很膽怯,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系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F. 寶寶愛哭有些也和感情脆弱有關。由于寶寶認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情緒上往往易表現為愛沖動和不穩定性,常因為一點委屈或不滿就大哭大鬧。


  寶寶愛哭,應對有方


  針對寶寶不同情況的哭泣,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當場應對篇


  1.接受寶寶感情


  如果寶寶是出于悲傷的情緒而莫名哭泣時,爸媽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了解他哭的原因和心情。然后,對寶寶的悲傷心情或是氣憤心情表示同情、理解。


Tips:
  -媽媽溫暖的懷抱是小寶寶認為的最安全最舒服的地方。


  -帶寶寶出門轉轉,外面的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會讓寶寶眼界大開。


  -用一些特別的聲音吸引他的注意,像我就常用我手機里錄下的寶寶自己的聲音,哭啊,笑啊都可以。


  2.冷處理


  寶寶無理取鬧,試圖以大哭來達到自己的無禮要求,爸媽可適當采取置之不理的忽視方法,讓寶寶覺得哭不能引起成人的注意,從而減少次數。


  不過,采用這種方式,爸媽首先應和寶寶講道理,當寶寶對道理置之不理時,爸媽再采用冷處理的方法來應對。對寶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爸媽不要被“眼淚”所打動,一時心軟,而予以滿足,否則會造成寶寶今后一而再、再而三的慣性。


  Tips:


  -我會把她放在一邊,裝作不理她,拿起一本她喜歡的故事書,聲情并茂地朗讀,還故意讓她看到書的畫面,這時候,寶寶就會爬到我懷里,搶過故事書,跟我一起看,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立即大聲朗讀并故意說錯寶貝平時喜歡和熟悉的兒歌或古詩,這時她會馬上停止哭泣來給我們糾正錯誤的。


  平時教養


  1.爸媽家教


  要使寶寶愛哭的性格有所改變,爸媽必須在平時的家教上下功夫,對寶寶不能一味溺愛、放縱和嬌寵,不事事包辦代替,給寶寶更多自主的機會。


  2.培養勇敢性格


  為了幫助愛哭的寶寶勇敢地面對挫折,爸媽應當從培養能力、增強自信開始。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去努力戰勝困難。對于他們與困難作斗爭中取得的點滴成績,爸媽應該給予及時和明確的肯定,讓寶寶感受成功的喜悅,有信心自己去進一步戰勝困難。然后爸媽給寶寶一些有難度的任務,讓他去完成。


  爸媽還可給寶寶講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使寶寶有一個榜樣的力量,對寶寶也是一種鼓勵。經過能力和自信心的培養,寶寶在“難題”前就有了辦法,自然也不會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