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積食后,腹脹、不思飲食、惡心,有時吐不出來,精神不振、睡眠不安。嬰幼兒消化系統的發育還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較少,且消化酶的活性低,很難適應食物質和量的較大變化,加之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較差,免疫功能欠佳,極易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發生胃腸道疾病。
小兒積食的治療,要從調節飲食著手,適當控制進餐量,飲食先吃米湯、面湯之類,經6~12小時,再進食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中藥小兒化食丸對乳食內積所致肚子疼、食欲不好、煩躁多啼、大便干臭的治療效果比較好,但不能久服,病除即止;雞內金也是一種良藥。同時還要讓孩子戶外多活動,有助于消化、吸收。
家長要培養嬰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每餐定時、定量,避免“積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