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子如同談戀愛”,這句深刻的話是幾年前胖胖說的。她發現自己又懷孕了,要去醫院做流產手術,我勸她把孩子生下來。她說:即使沒有“計劃生育”也不打算要第二個孩子,養子如同談戀愛——還是那種刻骨銘心而又不能自持的戀愛,一次足夠了……
哼哼,我信誓旦旦地:那我一定要多生幾個孩子,畢竟談戀愛多美好啊,礙于現實不能多談幾次戀愛,多生幾個孩子也不錯嘛……
去年這個時候,寶寶意外地到來了,我那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也隨即拉開了帷幕。
懷孕最早期感覺不舒服,怕冷,每天下午都有準時報到的低燒,我以為是老毛病又犯了,自作主張地吃了藥。確定懷孕后既驚喜又憂慮。喜的是我的身體里面居然有個小人了,居然啊!當然也明白正常的成年女性結了婚,懷孕生子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當看見B超檢查單上白紙黑字的“可見胎心”,我的眼淚還是不可遏制地掉下來。憂來自于我的“不知”,因“不知”而有了遺憾——沒能來得及給全心全意投奔我的那顆小種子預備好肥沃的泥土,充沛的陽光和雨露。最不可饒恕的,我還不經意間傷害了她——我吃了藥!若有半點差池,怎對得起她?為此特地找了專家咨詢,醫生仔細問詢了情況,很確定地告訴我:“那時候還處于‘細胞分裂’尚沒有形成胎兒,沒什么問題的”,我才放下了半顆心。剩下的那半顆心依然惴惴,一個人的時候總是胡思亂想:我沒吃葉酸,孩子不會不聰明吧?因為工作忙總是加班熬夜飲食不規律,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吧?每天長時間的面對電腦,使用手機,寶寶不會長個小兔子嘴或六根手指頭吧?對了,我心情不好來的,會影響寶寶的性格吧?還和朋友出去喝啤酒了呢,聽說懷孕喝酒寶寶的眼睛會小……
隨即,我又找來各種版本的孕期指南,照本宣科逐字逐句地驗查自己的行為,欲給自己肚子里的寶寶“尋個說法”。那時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寶寶拿出來,讓我先看一眼,讓醫生給檢查一通,再放回肚子里。知道她好好的,我就徹底放心了,然后寶寶就慢慢長去吧,愛在我肚子里呆多長時間就呆多長時間……那情態像什么呢?就像戀愛初期的女子找來形形色色的測試題,企圖給自己的感情評出個上下高低,卻又無比虔誠地期待著一個“天長地久,白頭偕老”的承諾。
孕7個月的時候去例行檢查,醫生說寶寶一個月都沒有長,問我是不是沒有胃口,營養不夠。聽到這話,當即就淚水滂沱了。等不及到家,路上就讓老公停車給買了幾個大號的純肉包子,吃藥一樣就著眼淚吞下去。孕8個月醫生說寶寶已經“入盆”,叫我不要過多運動避免早產。正好趕上春節,于是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臥室里面溜達都是輕移蓮步,生怕在經歷若干風雨之后而不能見到彩虹。足月后,醫生說我的體重增加過快,胎兒太大不好生,還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運動運動。醫生的話就是圣旨,從那天起我家附近的公園里就按時按點地步行著一只大腹便便表情莊嚴的“企鵝”,她那勤勤懇懇,風雪無阻的身影現在想起來都會令我鼻子發堵眼圈兒發紅……
原來懷了孕的女人和戀愛中的女子一樣敏感而執著:情緒波動極大,聽風就是雨,且表情富于變化。同時,也有著出乎意料的毅力和耐性。
……
懷孕的時候一心一意盼著寶寶早點出生,然而寶寶出生后,我卻開始懷念懷孕的日子。直到現在,一看見大肚肚我就心生羨慕,心想再懷一次孕我一定用心去體會,不再杞人憂天地度過那些難忘的日子。而且,現在遇到和我一樣憂心忡忡的大肚肚,我還會現身說法地教導她們:其實生命很頑強,現代醫學又那么發達,只要按時檢查,不會出什么狀況的,一定要好好體驗這難得的經歷,一生可能就這一次啊……那言行態度像極了已婚的女人對戀愛中女子的語重心長:好好愛吧,趁還沒有被柴米絆腳,油鹽纏身,盡情享受吧……
一直覺得:愛,是一個人的事——我愛你我愛你,不管你愛不愛我我就是愛你;談戀愛,就是兩個人的事情了——要彼此傾慕,要心有靈犀,要志同道合……
想來生兒育女亦是如此:愿望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外一碼事了。我們都希望寶寶相貌出眾,才智超群,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陽光燦爛,經過的每條路都是鮮花鋪地,在家衣食豐足,出門貴人相助。身為人母,甚至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付出一分,得到十分”。然而,世間哪有一帆風順,全無風雨的人生呢?
現在我明白:隨著寶寶的成長,要煩惱的事情多著呢,如果沒有好的心態,永遠都會在憂慮之中,因而忽略了那些細節的美好,無從享受日子,只能是熬日子,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就像談戀愛一樣,愛得患得患失誠惶誠恐反而不能嘗到其最本真的味道,愛得太過小心翼翼反而失去了從容感受的心情……
寶寶才四個月大,我那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戀愛才剛剛開始,我會帶著微笑帶著憧憬帶著自信,帶著“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進醫院”的樂觀態度談下去,還是那句話:畢竟談戀愛多美好啊,何況還是這么一場一見鐘情,長長久久而又心甘情愿的戀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