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吃配方奶
我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現已四個月大,都是吃配方奶。從3個半月起,她們不太愛吃奶,經常是白天通常間隔不到四小時肚子又餓了。因此我開始給她們喂些嬰兒米粉。請問專家:寶寶為什么不愛吃奶?我家的輔食添加是不是有些早?該注意什么?
二個月大的嬰兒一般一天喂奶5~6次,每次120毫升,如嬰兒每次吃不足,自然早餓,喂奶次數便增加,所以要尋找吃不完的原因才是解決的辦法。通常要注意嬰兒喂奶的姿勢是否舒適、奶瓶洞口太大或太小;奶洞太大時,小孩吃得甚猛,容易吞入空氣而腹脹或嗆奶,奶洞太小時,小孩便要耗力吸奶,會加長吃奶時間且容易疲乏,胃口減小,所以奶瓶洞口的大小宜以滴下奶水為準。如果上述問題解決,小孩仍胃口欠佳時,便應到門診看診。
添加輔食品應從寶寶滿4個月后,由果汁開始,而且要先從少量開始。喂果汁后一星期如沒有瀉肚子的情形,便可加入米粉于奶中。
缺鐵性貧血對寶寶的健康有何影響?
我的寶寶1歲,剛做過體檢,醫生覺得孩子有些缺鐵,并建議我回家多給他吃些補鐵的食物。我聽說缺鐵到嚴重的程度會導致缺鐵性貧血。請問專家:缺鐵性貧血是如何形成?它對寶寶的健康有何影響?
貧血的種類很多,但最常見的是嬰幼兒缺鐵性貧血,以6個月~2歲的寶寶多見。凡6歲以下的寶寶,血色素低于11克/dl,就可以診斷為貧血。寶寶從出生到1周歲階段,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體重從3公斤增長到9公斤,其中血容量增長很快,如果沒有供應充足的造血原料,就會發生貧血。當缺乏鐵和蛋白質而發生貧血時,其紅細胞體積變小,血色素的含量也相應減少,此稱為營養性小細胞性貧血;當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而發生貧血時,其紅細胞體積會變大,數量也相應減少,此稱為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
由于參與人體代謝的很多酶含有鐵,所以當人體患缺鐵性貧血時,會使體內很多酶的活性降低,導致人體多種代謝紊亂,從而影響了多個器官的功能。如影響消化系統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肌肉運動功能、智力發育障礙和免疫功能下降,寶寶體弱,極易患感染性疾病。盡管胎兒在母體內最后3個月,體內儲存了大量的鐵,足夠寶寶出生后4個月內應用,但寶寶長到6個月時,體內儲存鐵已經基本用完,如果不注意從輔食中添加含鐵量高的食品,彌補奶類食品含鐵量的不足,就很容易造成體內鐵的缺乏。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對健康的危害極大,因此,預防貧血的發生至關重要。首先,要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其次,要根據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在膳食中注意補充一些含鐵比較豐富的食品,多吃動物肝、瘦肉、雞蛋、綠色菜等。當孩子精神不好,食欲差,經常疲乏無力時,應觀察孩子是否有面色、口唇、牙床皮膚黏膜蒼白,若有,應想到小兒貧血,及時去醫院檢查。一旦發生缺鐵性貧血,就要積極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用鐵制劑。注意在服用鐵制劑和含鐵豐富的食品的同時,應多吃一些酸性食物。如山楂片、維生素C等,這樣可以促進鐵的吸收。
如何判斷寶寶是營養不良?
寶寶2歲,身高、體重都要比同齡的孩子小一點,看上去瘦瘦的。家里人都說他可能是營養不良,帶他去醫院檢查過,醫生說沒有問題。請問專家:如何判斷寶寶是營養不良?
嬰兒的營養不良,首先體重的增長很慢。不過,有的寶寶吃得不少,攝取了很多營養,仍長得很瘦。但這種寶寶雖長得瘦,卻健康活潑。因此,判斷營養好壞的第二個依據是寶寶健康與否、精神好不好。如營養不良,則膚色灰暗無光澤,捏起來缺乏彈性,肌肉松弛,人呆呆的沒有一點精神等。大便也是腹瀉居多營養不良性腹瀉,同時還容易感冒或患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