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對寶寶來說至關重要,在添加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消化不良、便秘、食物過敏等。遇到這些問題時,你知道該如何處理嗎?
1.吃什么就拉什么
微微剛滿6 個月時,媽媽按書上添加輔食的方法喂她米糊,開始微微不太喜歡,第二次就好了,第三次媽媽喂了一小碗,加上蛋黃和蔬菜的米糊,微微也吃得津津有味。可是中午吃完下午就開始鬧別扭,晚上就不想吃了,半夜還拉起了肚子,開始拉出來的是米糊和蔬菜,后來就拉水了。
這種情況多見于剛給寶寶喂第一次新的食物,特別是不太好消化的蔬菜水果和肉時。其實家長大可不必擔憂,只要孩子不哭不鬧,照吃照玩,食物未經消化就整個拉出來了也算正常,這是消化道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對策:適當地減少輔食的份量,食物磨得再細點,多喂幾次,慢慢地,寶寶就在“訓練”中適應了,對吃進去的食物也能夠消化、吸收,大便的形狀也會好轉。
提醒:如果家長此時退縮了,寶寶也就失去了胃腸鍛煉的最好時機,以后食物的冷熱、硬度、數量略有變化,寶寶的胃腸道都會難以適應,立即鬧毛病。
2.腸絞痛和脹氣嘔吐和腹瀉
媽媽喂完迪迪后,就去廚房張羅全家人的晚飯。沒多久,房間內就傳來迪迪的大哭聲,不管奶奶怎么哄也沒用,急得媽媽團團轉:這孩子平時不會這樣啊,今天這是怎么了?
寶寶在進食后短時間內出現的哭鬧及腹部緊張,原因主要有:喂食過多過快,導致胃部過度擴張;吃進過多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如紅薯、南瓜、豆類、洋蔥等;對食物過敏,引起腸絞痛。
對策:平時應注意不要喂得過多過飽;一周歲內避免易過敏的食物,如蛋清、小麥、海產品、堅果、玉米、豆類等;易脹氣的食物不要一次進食過多。
提醒:喂新加的輔食時要注意從少量開始,不要操之過急,并注意食品衛生。
3.嘔吐和腹瀉
媽媽照著食譜給敏敏做了一大碗粉糊,敏敏的胃口很好,吃了很多。媽媽正高興著,就見敏敏突然嘔吐起來,還開始拉肚子。
造成嬰兒嘔吐和腹瀉的原因主要是:過早添加大量淀粉類食物(如粥類、粉糊等);喂食油脂類食物過多;以純母乳或牛乳喂哺而未按時添加輔食,而后突然斷乳,小兒不能適應食物成分的突然改變;食量過多,胃腸道不能相應分泌足夠的消化液;個別小兒有些輔食成分過敏而引起腹瀉。
對策:腹瀉時應先停止現正喂哺輔食及配方奶制品,補充純的米湯或稀米糊,讓寶寶多喝水,短時間(半天或一天)好轉后可以重新喂哺輔食,但是量要減少,品種先單一,無不良反應后再添加。
提醒:如果一天后腹瀉好轉不明顯,寶寶出現缺水癥狀就要去醫院診治,同時喂哺一些不含乳糖的嬰兒營養粉劑以補充營養,否則長時間營養攝入不足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4.便秘
小宇已經好幾天沒有大便了,這可把全家人給急壞了,又是通便藥又是湯水的給他喝,才讓他稍微好些。可沒好幾天,又“故態復萌”,難道寶寶的消化功能出了問題?
嬰兒便秘大多因飲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或水分攝入不足,或蔬菜、水果等食物纖維進食太少引起。在輔食添加中出現便秘多見于含蛋白質豐富的肉泥、魚泥等進食過多,而蔬菜水果進食少,或水分攝入過少的寶寶。
對策:矯正便秘的方法應從膳食調整和訓練定時排便著手,應注意肉類添加的份量,并增加蔬菜的量,多吃水果和喝湯水,可適當增加粥或米糊的量。有時可將鮮牛乳改為酸牛乳,也有利于排便。
提醒:持續便秘者應到小兒外科作進一步檢查。
5.食物過敏
爸爸從海南回來,帶回好多海產品,媽媽做了海鮮粥喂給小峰吃。夜里給小峰喂奶時,媽媽發現小峰全身起了很多疹子,送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是食物過敏。
嬰兒食物過敏多見于生后幾個月內的小嬰兒,與腸道粘膜發育尚不完善、通透性較強有關。輕度食物過敏僅表現為皮疹,重度則會引起嘔吐、腹瀉、腸絞痛等。
最常引起過敏的是牛乳蛋白,在輔食添加過程中出現的過敏通常是過早給予容易引起嬰兒過敏的食物,如上述已提到的蛋清、海產品等,一般在嬰兒10 個月內應避免使用。
對策:一旦發生食物過敏,應確定過敏的食物并立即停止進食該食物。建議最早給嬰兒添加的谷物為大米,它的過敏反應性最小。食物過敏反應可能不是永久性的,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
提醒:已知可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可以在幾個月或幾年后再試著食用,有可能不再發生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