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哈爾濱市多家婦產醫院了解到,從2007年進入生育高峰以來,“產后抑郁癥”患者明顯增多。據某婦產醫院婦產科主任介紹,我們幾乎每隔幾天就要接待一個“產后抑郁癥”患者,很多患者家屬都是覺得她這么痛苦肯定是婦科出了問題,在我們的再三解釋下她們才明白是抑郁癥。記者從哈爾濱市某婦產醫院的臨床調查中得知,按照該院臨床上的粗略統計,約有20%的女性曾經有過產后抑郁經歷,其中3%-5%比較嚴重需要治療。
據資料表明,我國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目前約為11.38%—13.5%。按年均1000萬產婦的數量計算,我國每年有一百多萬產婦受到產后抑郁的困擾,數量之多,不容忽視。患產后抑郁癥的產婦精神痛苦,生活質量下降,嚴重者自傷或自殺。孩子心理發育也會受阻,出現發育遲緩、情智啟蒙起步晚、活動能力受限等情況。
究竟什么是“產后抑郁癥”呢?據婦科專家介紹,產后抑郁癥是產婦在生完寶寶后的42天之內出現的一種情緒障礙。具體表現為:產婦在沒有人惹她生氣,沒有人故意氣她的情況下經常表現得很傷心,自己還說不明白原因。還有的女性表現得很淡漠,她們不愿意和人交流,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興趣。更有些得了產后抑郁癥的媽媽,甚至不愿意照顧自己的新生寶寶。除此之外,有些女性還會產生自怨自艾的情緒,覺得自己很沒用,是個“廢物”。一些產后抑郁癥嚴重的女性還會產生自殺的傾向。“產后抑郁”三層逐級遞進大多數可以通過調節自愈
據悉,曾有醫療機構對500余例產后半年左右的產婦進行過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在分娩后半年內出現產后抑郁癥狀的產婦達18%左右。其中,有3%左右情況嚴重的產婦出現了自殺的傾向。
“產后抑郁癥”和其他心理疾病一樣都是逐漸加重,一般來說,該癥可以劃分為三層。首先是產后郁悶:其發生幾率約50%-70%,在產后3-6天發生,其主要癥狀包括:情緒不穩、失眠、暗自哭泣、郁悶、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等,持續時間約為一周左右。其次是有些產婦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癥狀:如郁郁寡歡、食欲不振、無精打采,甚至常常會無緣無故地流淚或對前途感覺毫無希望,更有甚者會有罪惡感產生、失去生存欲望,這就是比較嚴重的產后抑郁癥了。再發展即產后精神病,約有0.14%-0.26%的抑郁癥產婦,會出現沮喪的心情、幻覺、妄想、自殺或殺嬰的精神病癥狀,此時產婦已經患有“產后精神病”。
研究表明,這種疾病的發生和產婦的年齡、職業、分娩、孕周及孕產期合并癥并沒有明顯的關系。而與夫妻關系不融洽、過去有情緒不正常現象、產后周圍關懷不夠或幫助過少、居住環境過差、分娩方式為產鉗或頭吸器助產等因素有較密切關系。
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產后抑郁癥的癥狀經過一段時間將會自然消失,一切恢復正常。粗略統計,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在15%~30%,通常在6周內發病,多數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獨生子女更易患“產后抑郁癥”婚姻矛盾經濟壓力為最大誘因
采訪中,不少婦產科醫生都提到,近年來“產后抑郁癥”的增加與大家對心理疾病認識的提高和獨生子女生育高峰的到來有一定的關系。從臨床上看,獨生子女更容易患上“產后抑郁癥”。
專家們指出,目前的產后抑郁癥之所以有上升的趨勢,一是因為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和生育的沖突導致目前產后抑郁高發。二是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當媽媽的對孩子的期望值自然很高,撫養壓力增大。目前生育潮的主體由“80后”獨生子女一代構成,新爸媽很多本身就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群體獨有的心理特點易使產后抑郁高發。從成長到結婚、懷孕、生育,她們幾乎一直是家庭的中心,一旦生完孩子,一家人的重心一下子都轉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產婦多少會有失落的心理。
同時,生活中有幾大因素容易引發產后抑郁癥。比如說婚姻問題,如果夫妻倆的婚姻出現問題,受到影響的產婦心情就難免受波及。如果生活上有壓力,如工作調動,親人的突然離世等等,都會影響產婦的心情。再者,經濟因素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現在工作壓力都大,很多產婦都害怕生完小孩后工作沒有了,或是家里突然多了個小寶寶,經濟承受能力受到考驗,這些都會成為產后抑郁癥出現的誘因。”
據介紹,如果產婦以前曾經患過抑郁癥,也會增加產后患抑郁癥的風險。“還有的女性在分娩時遇到比較特殊的經歷,如產后出血、生產時特別疼,有這種經歷的產婦會有特別的恐懼感,也可能患上產后抑郁癥。”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因素是孩子性別上的期盼值發生誤差,家里人都盼著生個男孩,結果卻來了位“千金”,產婦也好家人也好都會因此郁悶不樂。“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激素,懷孕的女性很多激素比如說女性荷爾蒙都會增高,但在產后卻又迅速下降,有研究表明,這也和女性產后抑郁癥的出現有一定的關系。”媽媽“抑郁”影響嬰兒發育家人關懷是治療“抑郁”良藥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媽媽的“抑郁”對新生兒的影響十分明顯,甚至還有極大的隱患。
“寶寶生下來后,等同于脫離了母體熟悉的環境,進入了一個陌生新奇的世界中,這種熟悉感讓他倍加依賴母親,渴望媽媽抱抱他,逗逗他,給他溫暖的安全感。”很多醫生都一再強調母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而有些患有產后抑郁癥的母親。她們會變得冷漠,對人對事漠不關心,她們不愿意去撫摸孩子,不愿去抱抱自己嬌嫩的小寶寶,更不愿意去花時間逗逗孩子,孩子的哭笑嬉鬧都引不起她們的興趣,母子之間失去了交流的紐帶,孩子又怎么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呢?如果母親一直處于“抑郁”中,孩子由于缺少母子互動和交流往往表現得心智發育遲緩,對外界表現麻木,情感發育不良等。此外,母親任何一種負面情緒都可能造成體液內毒素的增加,這其中也包括乳汁,當然就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育。
要想趕走“抑郁”,產婦的家人特別是丈夫是最好的醫生。醫生指出:家人除關心產婦身體健康外,也要留意其心理變化。產婦“坐月子”期間不要過于封閉,產后一星期,就可以小范圍串門或外出散步。同時,體力精力的恢復是避免產后抑郁癥的關鍵。家人應幫助產婦認同母親的角色,主動關心她們,消除產婦自認為無能的心態。產婦本人要注意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保持情緒穩定;多和親人溝通,有助于排解心里的不快。
另外,產后抑郁完全可以預防。產婦本身要保持心情舒暢,對自身的心理變化要有意識地控制,切不可聽之任之發展憂郁、愁悶。家人要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特別是丈夫的體貼、關愛,對預防產后抑郁癥極其重要。切忌只顧孩子,把產婦晾在一邊無人過問。
貼心提示
產后抑郁癥的高危險群
1.未滿20周歲的產婦。
2.未婚的單親媽媽。
3.收入少、經濟狀況差、居住條件差的產婦。
4.產婦本人出身于單親家庭。
5.產婦本人在童年時期,因父母照顧不周而一直缺乏安全感。
6.產婦在懷孕期間,同丈夫關系不好或缺乏家人的關心。
7.產婦受教育程度不高。
8.孕前或懷孕期間常出現情緒失控的現象。
9.可以深談、依賴的家人或朋友很少。
10.懷孕或產后期間生活壓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