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研究中,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選擇了一系列女人頭像的照片,讓成年人根據這些頭像的美丑程度打1~5分,然后把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照片一對一對地編成一組,每組照片除了美丑程度不同,其他方面(例如亮度、對比度)都相似。再把它們拿給出生1~7天的新生兒看。一個研究者拿著兩張照片放在距離新生兒眼睛大約30厘米的地方,另一個研究者在旁邊觀察。結果發現,幾乎所有新生兒都花更多的時間去看美女頭像照片。
從科學的角度看,美麗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意味著“普通”:如果把幾百個人的臉混合在一起,將會出現一張非常美麗的臉。所以一張美麗的臉其實是一張最典型的臉,而新生兒對美臉感興趣,實際上就是在辨認典型的人臉,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讓他們一出生就能認識同類。不過,讓父母感到欣慰的是,嬰兒還是覺得撫養他們的父母的臉最有吸引力,不管是美是丑。而且隨著嬰兒長大,他們會逐漸意識到人不可全靠貌相。
不過,我們天生對美貌的喜愛很難克服。例如,我們會下意識地覺得那些長得漂亮的人更可靠,老師會不知不覺地更關照漂亮學生,醫生會對漂亮病人更重視、更有耐心。這很不公平,不過進化才不管公不公平。這種相貌導致的不平等甚至從一出生就開始了:護士會更照顧那些長得漂亮的新生兒,更喜歡撫摸他們、和他們說話。
嬰兒不僅天生喜歡美人,而且似乎還天生喜歡好人。最近的一項研究得出了這個出乎意料的結論。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讓出生6~10個月的嬰兒看木偶表演:一個木偶(貼一對大眼睛表示是人)在爬斜坡,爬了兩次都沒爬上,第三次時,來了一個“好人”木偶,把它推上了坡;或者來了個“壞人”木偶,把它推下了坡。表演結束后,把木偶放到嬰兒跟前讓他們挑選,幾乎所有的嬰兒都選了“好人”木偶。但是如果把爬坡木偶的大眼睛去掉,讓它不再代表人,而只是一個普通物體,然后重復實驗,嬰兒則不再偏愛“好人”木偶,說明嬰兒看重的是“好人”對別人的幫助。
在表演完爬坡之后,研究人員還演了一出續集:讓爬坡者分別向“好人”或“壞人”走過去,呆在一起。嬰兒對爬坡者與“壞人”的相聚表現出了更大的興趣,盯著看的時間更長。顯然,他們認為去和對自己使壞的“壞人”交往是一件比較奇怪的事,對這種舉動感到好奇,而去和“好人”交往則是理所當然的,不值得特別關注。
那么嬰兒的這種表現,是因為喜歡“好人”,還是因為討厭“壞人”呢?實驗表明兩種因素都有。把“好人”木偶和走了相同路徑但是不與爬坡者接觸的“中立”木偶拿給嬰兒挑選,他們會選“好人”木偶,但是如果供挑選的是“壞人”木偶和“中立”木偶,他們則會選擇“中立”木偶。
人們向來以為是后天培養的某些人類情感,例如對美丑、善惡的辨別,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不到一歲的小孩就已經具備了。這個時候的小孩甚至還沒有自我意識。人類是在出生18到24個月后才有了自我意識的。
嬰兒的大腦并不是一張白紙,長期的進化已經為他們預備了一套認知模式,讓他們一出生就能開始使用,從而更快地適應社會環境。嬰兒的心靈要比我們以為的敏感得多。教訓是:如果你想讓小孩喜歡你,光對他一個人好還不夠,還要對別人也好,而且不能對別人不好,要讓他知道你是“好人”不是“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