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知識常見問答

   什么是臍帶血?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扎并離斷后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通常是廢棄不用的。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富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干/祖細胞,可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多種疾病。因此,臍帶血已成為造血干細胞的重要來源,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類生物資源。


  臍帶血有哪些用途?


  臍帶血中的造血干細胞可以用來治療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包括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異常增殖綜合癥、淋巴瘤等)、血紅蛋白病(如地中海貧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患、自身免疫性疾患、某些實體腫瘤(如小細胞肺癌、神經母細胞瘤、卵巢癌)等。


  采集臍帶血對媽媽和寶寶會不會有影響?


  不會。因為,臍帶血采集于胎兒娩出斷臍后,殘留于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抽取時是在胎盤結扎處進行,不會抽到胎兒的血液。另一方面,臍帶血與產婦是兩個不同的血循環,抽取臍帶血時,不會抽到產婦的血液。因此,采集臍帶血無論對嬰兒還是母親都是絕對沒有任何傷害和痛苦的。


  所有的孕婦都能保存或捐贈臍帶血嗎?


  不是所有的孕婦都能夠保存或捐贈臍帶血。孕婦妊娠至少34周以上,并且符合健康篩查標準的孕婦才能保存或捐贈臍帶血。對于特殊情況,要經臍帶血庫主任批準后方可采集。


  臍帶血可以保存多久?


  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證明,保存了一百多年的細胞仍具有活性,骨髓造血干細胞的保存歷史已超過四十年,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保存也有近二十年的歷史。相關研究證明,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在保存15年后用于移植仍具活性。因此,在理論上,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可以在-196oC深低溫狀態下永久儲存。


  臍帶血是存放在哪里的?


  由于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可以代替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腫瘤和造血系統遺傳性疾病,因此,如何有效地儲存臍帶血造血干細胞,保證其質量和臨床移植的有效性,已成為該領域日益關注的重點。


  深低溫保存法已被使用多年,是目前唯一能將生物樣本的變化降至最低的方法。活細胞的臨界溫度低于-130℃,因此,將活細胞儲存在-150℃~-196℃是比較理想。


  使用氣相液氮罐儲存樣本的方法被世界上各發達國家所普遍采用,涉及行業包括臍血庫、醫院、生物醫藥研究機構、藥廠等。僅美國就有諸多機構擁有數十至數百臺不等的氣相液氮罐用于儲存樣本,如CDC(美國疾控中心)、Cryolife公司(人體組織供應商)、Cord Blood Registry (臍血庫)、American Red Cross Tissue Services (美國紅十字會組織)、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癌癥研究所)、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美國細胞菌種庫)等。


  然而與傳統冷凍設備相比,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所使用的MVE1830HE氣相液氮儲存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其無與倫比的安全與可靠性,樣本存儲在氣相液氮中完全避免了可能造成病原體交叉污染的嚴重后果。MVE1830HE 氣相液氮儲存系統還配備了專門設計的偏移式補償蓋,使整個系統95%以上的空間被真空絕熱保護,從而使樣本一直保持在 -190 ℃ 以下的環境里。另有附加控制選項提供電源備份功能(防止電源供給故障)及熱氣旁路功能,降低液氮蒸發損失。


  為什么自體保存的合約期定為20年?


  鑒于臍帶血取自母親與子女相連的臍帶之中,且包含有子女的造血干細胞,其所有權應由母親和子女共有,而其醫學利益的最直接受益人應為子女。考慮到子女剛出生時尚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則此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所有權由父母作為其法定監護人代為行使,因此,20年的合約期是與父母親簽訂的期限,合約期滿后,則由子女作為權利人決定續約或作其他合法的處理。


  臍帶血一般可采集多少量?


  一般情況下,臍帶血的采集量平均為70--80克,但個體差異較大。


  一袋臍帶血能用幾次?


  血袋一旦解凍開封后,不能回凍,所以一袋臍帶血只能用于一次使用機會。


  既然臍帶血那么好,那我想保存兩袋行嗎?


  通常保存1袋就可滿足1次正常使用的需要,但有些儲戶考慮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干細胞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有可能會出現多次使用的情況,提出分2袋或多袋保存的要求。大部分臍帶血庫一般可滿足儲戶的相關要求,但儲戶為此支付的相關費用就要大大提高。


  保存的臍帶血會不會被搞錯?


  對于自體保存者,我庫有相應的嚴格條碼管理以及核對機制,以確保臍帶血的編號準確無誤。并且,在臍帶血使用之前,我們還會對臍帶血進行基因鑒定,確保臍帶血不會被錯用。


  我現在選擇捐贈,如果以后還想改自存可以嗎?


  只要在您分娩前決定更改都可以,但是,分娩后就不可以了。


  我現在選擇自存,如果以后還想捐出來可以嗎?


  只要在您分娩前決定更改都可以,但是,分娩后再想捐出來的話,您必須在簽訂自存協議書時辦理“存捐互利方案”的手續。


  我現在捐贈臍帶血,將來要用的時候還能配到自己的一份嗎?


  捐贈以后,該份臍帶血有可能因檢測不合格而被廢棄,如果符合入庫標準的,則入庫后用于對外公開配型。因此,捐獻者若有使用的需要時,該份臍帶血有可能已被他人配型使用。


  捐贈有什么好處?


  我們會發一張榮譽證書給您,以感謝您對該項公益事業的支持;并且,日后萬一你需要使用的時候,憑該證書可以享受匹配臍帶血優先使用的權利,且移植費用打85折。


  如何辦理捐贈或自存臍帶血?


  首先請撥打上海市臍帶血庫的咨詢熱線:6295-7788,我們會根據您的分娩醫院為您安排咨詢專員。請帶好夫妻雙方的身份證復印件以及您本人檢查用的大卡與您的咨詢專員預約見面,咨詢專員會根據您的產檢報告對您作出初步評估,初評合格后即可在咨詢專員的幫助下辦理臍帶血的捐贈或儲存手續。


  我自己保存的臍帶血,會不會被別人用掉?


  自體儲存的臍帶血資料是不公開的,因此,在未得到儲戶授權許可的情況下,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我儲存的臍帶血是孩子的,那家屬能不能用呢?


  家屬能夠臨床使用該份臍帶血的幾率同樣很高,與自己使用的不同在于供、受體間需作HLA配型。據統計,直系親屬之間HLA 6個位點相合的概率達25%左右,而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要求供、受體間HLA 4個位點或以上相合即可。因而在親緣之間做臍帶血配型的成功概率必然更高。


  今后用不到臍帶血,不就白存了嗎?


  生老病死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控制的,留下臍帶血只是為寶寶及家人的健康多增添一份保障。科技在發展,現在國外已經將臍帶血用于治療心肌梗塞、腦梗、皮膚燒傷等病癥,而且可治療的疾病也在不斷增加。今后,干細胞將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這個臍帶血以后我如果要用,怎么辦理?


  您需要提前7個工作日,以掛號信的方式通知我們。上海市區范圍內我們可以免費為您送達。


  我是小三陽,可以捐贈或儲存臍帶血嗎?


  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技術規范》規定,母親傳染病HBsAg陽性的臍帶血不予以保存。但如果您是自體儲存,您有權堅持保存,如果母血檢測HBsAg為陽性,而臍帶血檢測為陰性的,則須本人寫一份書面申請,說明堅持保存該臍帶血的理由,經本人簽字后遞交到我庫,在臍帶血庫主任或臍帶血庫副主任簽字后方可予以保存,但如果臍帶血檢測為陽性的,則不能予以保存。


  如果我早產了,還可以捐贈或儲存臍帶血嗎?


  只要您的腹中的胎兒大于34周,就可以采集保存。


  如果我在半夜或是節假日分娩,有人收血嗎?


  上海市臍帶血庫全年無休,請您在分娩后立即通知咨詢顧問,我們會安排專員在24小時之內前來收血。


  我以后要出國了,這個臍帶血我可以帶出去嗎?


  我們不建議您在不使用的情況下辦理轉存,因為畢竟每次運輸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如果您要辦理,我們還是可以幫助您辦理相關手續,但是辦理的費用需要您自理。


  有沒有用自己的臍帶血移植成功的案例?


  2007年初,在《Pediatrics》專業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美國芝加哥一個女孩的臍帶血自體移植手術獲得成功的論文。該女孩在3歲時患上了兒童較常見的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長期化療和放療的治療效果一直不理想,幸好其父母在她出生時為她保存了當時還存有爭議的臍帶血,醫生最終利用小女孩自己臍帶血中的干細胞進行了移植。移植效果非常好,目前女孩已經6歲了,健康狀況良好。為此,醫生們也都稱贊其父母為女孩保留臍帶血以備不時之需的遠見和意識。


  而全世界首例采用自體凍存的臍帶血干細胞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移植手術于2007年末在德克薩斯州北部進行,手術很順利。一般來說患神經母細胞瘤的兒童移植接受的都是其他供者捐獻的干細胞,而蹣跚學步的Caden所接受的是他自己的干細胞,因此醫生認為,他的身體在接受時應該不會存在什么問題。“我們決定儲存兒子的臍帶血并不是一次偶然,因為我們意識到我們真的很需要它。” 孩子的父親John Ledbetter說道。 而這個決定最終挽回了他們兒子寶貴的生命。


  臍帶血干細胞培育出“迷你肝”


  英專家推測: 5年內用于修補,15年內用于移植。英國科學家最近首次成功利用從嬰兒臍帶血中提取的干細胞培育出人類肝臟組織。


  《每日郵報》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創造了這一奇跡。這次,他們造出了一個直徑不超過1英寸(約2.5厘米)的“迷你肝”。科學家們相信,以后還可以利用同種技術造出正常大小的肝臟,供患者移植。


  這次制造人工肝臟組織的原材料是取自嬰兒臍帶血中的干細胞。干細胞是一種未經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干細胞可以再生各種人體組織器官,也被稱為是機體起源的“萬用細胞”。剛出生的嬰兒臍帶血中便含有大量干細胞。


  研究人員在嬰兒出生后幾分鐘采集臍帶血,然后把血中干細胞分離出來。隨后,這些干細胞被置入北美航天局制造的生物反應器。這種生物反應器可以模擬失重狀態。這樣,在沒有地球重力作用的情況下,干細胞可以更快地繁殖。接著,試驗人員在干細胞中加入激素和化學試劑,讓它們轉而形成肝臟組織。


  之前,曾有科學家利用胚胎干細胞培育出肝臟細胞。這一次,紐卡斯爾大學首次用臍帶血中的干細胞培育出具有相當體積的肝臟組織,不能不說是歷史上的一大突破。并且,利用臍帶血也更符合倫理。


  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說,隨著新生兒臍帶血庫的逐步建立,以后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一個肝臟“透析”和移植數據庫,并在必要時為肝病患者配型,尋找合適的供體。目前,臍帶血庫已經被廣泛用于治療白血病。在英國,每年有1.1萬嬰兒在一出生時就儲存了臍帶血。一名參與此次研究的工作人員尼科?弗瑞茲說:“我們的愿望就是在所有的大城市都建起臍帶血庫。”


  成功將臍血干細胞變成肺細胞


  明尼蘇達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誘導”臍帶血干細胞分化成一種肺臟細胞類型。


  這種臍帶血細胞分化成了一種類型的肺細胞——II型肺泡細胞。這些細胞負責分泌表面活性劑,以使肺臟中的氣囊保持開放狀態,從而使空氣能夠進出氣囊。這種細胞還能促進損傷后的氣管修復。


  為了讓臍帶血細胞分化成肺臟細胞,Mckenna和他的研究組首先從臍帶血液中獲得MLPCTM(Multi-Lineage Progenitor CellTM),并將其分化成肺臟細胞——一種內胚層型細胞。通過多種方法檢測這種細胞,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細胞表現出了II型肺泡細胞的標記物。


  現在,研究人員將會嘗試更詳細了解這種細胞的特征,從而在將來能夠將這種細胞作為研究攻擊來更好地了解肺臟發育和肺臟疾病。


  臍帶血中發現全能干細胞


  明尼蘇達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人類臍帶血液中發現了具有原始干細胞特征的一個新細胞群。


  這項發現讓人振奮的地方在于讓人們對有關干細胞如何在大腦受傷后恢復功能有了新的了解。該研究的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雜志上。


  研究人員發現,將這些人類臍帶血干細胞移植給患中風的實驗鼠,能使它們的大腦損傷范圍顯著縮小,并且改善了這些嚙齒動物德肢體活動狀況。
  一些移植的干細胞形成了與大腦中存在的典型神經元非常相似的細胞。另外,這些移植細胞還意外地誘導發生了大腦中寄主神經纖維的重組----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這些大鼠能夠再次運動。


  增加臍帶血干細胞的新策略


  多倫多大學的一個研究組發現了一個能夠增加從臍帶血中獲得干細胞數量的方法。這種新的方法將會擴大這些細胞用于疾病治療的范圍。研究的結果公布在Experimental Hematology。


  多倫多大學干細胞生物工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確定出了阻止干細胞生長的一種重要成分。這所大學的科學家在1961年發現了干細胞,并且在大約20年的時間里,全世界的研究人員一直都在尋找能夠從臍帶血獲得更多干細胞的方法。


  研究組發現了一種移除非干細胞分化細胞的方法,從而為干細胞生長創造出了一種更好的環境。一個成熟的細胞會表達已分化細胞的標記物,而一個干細胞則對這些標記物呈陰性。移除這些分化的細胞,也就消除了他們會分泌的會抑制干細胞生長的細胞激素,從而為干細胞創造出了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


  通常,臍帶不能產生足夠用于治療成人疾病的干細胞量,但是新的發現則能容許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里培養出新的臍帶血干細胞。臍帶血干細胞主要用于為白血病和其他血癌患者移植。在小鼠試驗中,研究人員證實他們通過新的擴增技術獲得的新干細胞能夠被移植到骨髓,并且維持了干細胞的特征,如在身體中的遷移能力。


  研究人員還通過發展一種“生物反應器”進一步改進了他們的系統。這種反應器實際上是一種能夠讓干細胞在封閉和控制的環境中生長的容器。


  臍帶血來源的成體干細胞能夠分泌胰島素


  生物通報道,在一項利用胰腺損傷或胰腺缺陷患者自身的產胰島素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的基礎研究中,醫學研究人員成功從患者自身臍帶血來源的干細胞獲得胰島素,這一成果刊登于《Cell Proliferation》雜志在線版。


  文章高級作者,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Galveston(UTMB)大學Randall J.Urban博士說:“這項發現告訴我們,我們有能力利用成體干細胞產生胰島素,幫助糖尿病患者(康復)。”文章第一作者Larry Denner教授說,醫生利用成體干細胞而非胚胎干細胞進行再生醫學,最終有望從個體血液中提取到干細胞,然后實驗室中大量培養,將這些細胞轉化為直接形成所需器官的細胞。這種方法能夠避免與移植異體細胞或器官有關的排斥反應。


  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人員需要將這些細胞分化為胰島細胞。胰島細胞是產生胰島素,幫助肌體利用糖,合成蛋白和儲藏脂肪的細胞。Denner說之所以利用人類臍帶血,是因為臍帶血是新鮮成體干細胞的來源之一,并且很容易獲得。實驗室檢測成體干細胞確保這些細胞有易于分裂的傾向。然后,他們利用之前成功的方法:胚胎小鼠胰腺產生的復雜信號用于指導成體干細胞發育或“分化”為胰島樣細胞。


  在實驗室培養這些成體干細胞的同時,研究人員對其它細胞進行操作,使這些細胞產生SSEA-4,這個之前被認為只存在于胚胎干細胞的標志。與胚胎干細胞相似,這些成體干細胞產生C-肽段(C-peptide,胰島素前體蛋白的一部分)和胰島素本身。C-肽段的出現證明至少工程細胞產生或者合成了某些胰島素。


  有親緣關系的臍帶血在臨床移植上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