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親的最佳年齡

  生兒育女,乃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大事。以往,人們的目光基本上鎖定在妻子身上,其實丈夫也是舉足輕重的一方:

  男人生育年限不封頂

  有一句俗語你熟悉吧: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女性朋友聽了肯定不舒服,但若指生殖能力,倒還真有點道理,你不得不服氣喲。奧妙在于女性有嚴格的生殖生物鐘,一旦年齡超過35周歲或者40周歲,不僅生育能力滑坡,而且孕育有缺陷胎兒(如先天愚型)的危險性也會增加,乃是染色體隨年齡增大而產生突變造成的。至于過了50歲,月經斷流,排卵停止,與生育無緣便成為鐵定的事實。

  男人呢?卻是另外一種“風景線”,生育能力遭受年齡限制的可能性較小。君不見生活中,90歲甚至百歲高齡生育孩子的新聞也時有所聞。中國古籍中早就有“八十老翁生子”的記載,近代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如20年前廣西一位年近90歲的壽星就喜當父親。國外也是屢見不鮮,如瑞典有個活了120歲的老翁,85歲時再娶,并且生下8個子女;前蘇聯一位叫做阿漢赫爾·布哈尼亞的農民,112歲時結婚并生子,這大概是世界上高齡男人生育的吉尼斯紀錄了。

  不難明白,男人的生育年限是不封頂的。有科學依據嗎?德國慕尼黑的專家以60~89歲的老年男性與24~33歲的青年男性各20名為觀察對象,分別檢測了他們的精液,并作了比較,結果顯示老年男性的精子并未衰老,而且精子的密度(平均為每毫升精液1.2億個)還高出年輕人(平均每毫升精液僅0.78億個)一籌。看來,用老當益壯來形容老年男人的生育力,一點也不過分。

  男人也有生殖生物鐘

  雖然男人的生育年限比女性長得多,幾乎持續終生,但從優生角度看,還是有最佳年齡段的。以精子的質量為例,雖說老年男性的精子并不衰老,而且密度也較高,但活動能力已有明顯下降的勢頭,不動的與畸形的精子數增加了20%,精子代謝的速度也有所下滑,代謝后還產生了不少廢物,對后代的不良影響可想而知。

  另外,男子過了35歲,體內的雄性激素也開始衰減,平均每過一年其睪丸激素的分泌量就下降1%。因此,與女人一樣,男人也有生殖生物鐘,只不過男人的生殖生物鐘彈性較大罷了。

  根據男性的生殖生物鐘規律,男人什么時候當爸爸最佳呢?法國一位叫做歇洛茲的教授,調查了該國2000名軍人,發現那些在父親30~35歲年齡段出生的孩子,在智力測驗中所獲得的分數最高。他的結論是:30~35歲的男子,其精子有最強大的生命力,最宜生育。

  此說法得到了法國遺傳學家摩理士的驗證。摩里士的研究顯示,年齡介于30~35歲的爸爸所生的孩子最優秀。解釋是:男人的精子素質在30歲時達到最高峰,然后持續5年到35歲為止,以后則素質下降。

  美國的婦產科專家比華也認定,30多歲的男子是“最佳爸爸”。因為這段時間的男子,除了身體素質的優勢外,還有事業穩定,經濟狀況好,養育孩子的條件優越等特點。

  舉個現實的例子吧,你一定知道曾連任三屆英國首相,享有政界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他誕生于英國一個雜貨店老板家中,那個雜貨店老板多大年齡生下她的呢?32歲,正好在男人的最佳生育年齡段中啊!

  “老爸爸”問題多

  雖說男人終生都有當爸爸的能力,但若超過50歲,將會給優生帶來諸多麻煩甚至災難,故“老爸爸”實不可取。請看醫學家為“老爸爸”列出的“罪狀”——

  ●削減妻子的生育力

  研究資料顯示,男人35歲以后,使妻子懷孕的機率每年下降3%; 45歲以上的男性比35歲以下者,讓一名女性懷孕所需的時間延長5倍。

  ●增加妻子的流產風險

  根據對5000名孕婦的跟蹤調查,丈夫年齡大于35歲的孕婦在懷孕后2~4個月間,出現自發性流產的機率增加30%;50歲男性與20歲男性相比,妻子出現自發性流產的風險要翻一番。

  ●增加孩子的患病甚至死亡危險

  統計數字表明,孩子的患病與死亡率隨著父母的年齡增大而增加,迄今為止已發現大約有20種不同的疾病與父親的衰老有關。

  列在黑名單上的有畸形(父親年過40歲后得子,其子女的畸形率超過“年輕爸爸”的1倍);先天愚型(又叫21三體綜合征,是一種以智力低下為主要表現的染色體疾病);1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父親的生育年齡每增加5歲,則孩子與之結緣的機率增加9%);前列腺癌、軟骨病(是一種由于軟骨發育不全導致的遺傳性骨病);精神病(50歲以上男性生育的孩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可能性,幾乎是50歲以下的男性所生育孩子患病可能性的3倍)等。

  道理很簡單,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其精子像卵子一樣不僅會出現遺傳問題,而且讓卵子受孕的能力也大大降低。男人年齡越大,精子質量越糟糕,遺傳變異越多,招災惹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男人想當爸爸,還是盡早為好,即使不在35歲以內,也一定不要超過50歲。記住:50歲是男人的生殖警戒線,切莫嘗試超越這條線,以防不測事情發生。

  夫妻最佳生育年齡的優化組合

  優生有賴于男女雙方,故講求夫妻生育年齡的最佳組合最為關鍵。法國科學家稱道的最佳優化組合年齡段是:女性在25~30歲之間,男性在30~35歲之間;同時,夫妻生育最好有一個年齡差,即爸爸比媽媽大6~7歲左右為宜。

  理由是:這個階段的女性身心發育成熟,卵子質量高,男性的精子素質也處于頂峰狀態,并有持續5年的高質量,可謂珠聯璧合,若懷胎生育,并發癥少,分娩安全度高,早產、畸形兒和癡呆兒的發生率最低,生下的孩子也更健康、聰明。

  近年來,優生學家們已經注意到了一些“神童”與其父母親的“年齡差”不無關聯,最典型的莫過于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的作曲家柴柯夫斯基與諾貝爾獎得主居里夫人。柴柯夫斯基的父親比母親大18歲,居里夫人的父母親也相差14歲之多。

  個中奧秘雖尚在探索之中,但兩者的年齡優勢肯定功不可沒:父親年齡大些,智力相對成熟,遺傳給下一代的“密碼”更多些;而母親年齡輕,生命力旺盛,無疑給胎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孕育環境,有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