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已有6位流腦患者死亡”,這則新聞的公布使得許多父母又開始為孩子提心吊膽起來,從今天學前教育新資訊網的網上咨詢提問來看,情況的確如此。那么,在此我們就來談談流腦這種病。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這是春季常見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得這種病,但是,以15歲以下的兒童最為多見。
流腦的傳播途徑
專家表示:流腦是喉嚨帶菌,因此咳嗽、打噴嚏、接吻、說話,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在空氣不流通處兩三米內,接觸者均可能被感染。
流腦的易感人群
無論老幼,都有可能。專家表示:相對兒童,成人的抵抗力更高,因此不容易發病。而小于6個月的嬰兒,因體內有母親的抗體,也不易得傳染病。所以,6個月至15歲兒童青少年最應注意。
小兒流腦的臨床癥狀
感染流腦后,孩子會有以下表現:
·較癥患兒的表現
1、輕的發燒、頭痛、全身不舒服、咽紅、咽痛,經過幾小時或1—2天后,皮膚和口腔粘膜、眼結膜有出血點等敗血癥的表現;
2、出血點小的如針尖大,粉紅色,大的成片狀出血斑,這是由于細菌栓塞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破裂后血流外溢皮下引起的。
·重癥患兒的表現
會有頸項強直、噴射狀嘔吐、甚至昏迷抽筋。
·暴發性流腦
病情發展很快,常在24小時內發生休克,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發花,血壓下降,危及生命。幼小嬰兒常表現為睡眠不安,突然尖叫,兩眼凝視不動,甚至抽筋。這時應及早送醫院搶救。一般來說,流腦的診斷并不困難。
預防腦膜炎的措施
其實,流腦細菌非常脆弱,特別是怕冷。所以醫生們運送它們到實驗室時,還要夾在腋下。根據流腦細菌的這個特點,我們來看看預防流腦有哪些措施:
·搞好室內和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曬太陽;
·15歲以下兒童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于冬季到來之前接種流腦菌苗;
·發現流腦患者要及時隔離治療,不要帶領孩子到病人家串門,流腦流行季節盡量少到劇院等人口密集地方;
·被褥、日用品和用具要勤曬太陽;
·用醋熏蒸房間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專家表示:如果發現身邊有孩子已經患了流腦,可以自己先服點藥,比如利服平、頭孢,并且父母應做好隔離措施,必要時應噴灑消毒劑。
接種過流腦疫苗的兒童安全了嗎?
專家們告誡父母:注射過流腦疫苗并不意味孩子進了“保險箱”,一般的疫苗都只能使90%至95%的人群得到免疫,而且,一種疫苗主要針對的是一種類群,更非終身有效。
提示:不要把流腦和感冒、乙腦混淆起來
由于,流腦的早期癥狀和感冒、乙腦有相似之處,導致父母才用了不恰當的處理方法,延誤了治療的時機。因此,父母還是應該學會一些鑒別的知識。
“流腦”與“感冒”的區別
由于流腦的初期癥狀,主要表現是發熱、頭痛、咽痛、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涕、咳嗽等等。很像感冒。因此,往往不被人所重視,常有人視流腦為感冒,延誤了治療。程度稍重的患兒會表現出突然高熱,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頭頸強直,皮膚有出血點,大、小便失禁,昏迷,抽搐等。當這些病人說話、咳嗽、呼吸、打噴嚏時,病菌隨著飛沫飄散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后,在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就會感染發病。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見病,冬、春二季發病率也很高。發熱、畏寒、頭痛、咽痛、流涕、咳嗽是感冒的主要癥狀。
“流腦”與“乙腦”的區別
乙腦(流行性乙型腦炎)和流腦(流行性腦脊髓炎)雖然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性疾病,臨床表現也有一些相同之處,但它們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從癥狀方面看
1、流腦是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是由帶菌者或病人經呼吸道飛沫傳染。而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此種病毒通過蚊蟲先在牲畜(如幼豬、馬、牛等)中傳播,而后再傳播給人;
2、流腦流行每于冬末開始,春節盛行,到初夏就明顯下降,季節性不如乙腦嚴格。乙腦流行有嚴格的季節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
3、兩種病發病開始都有發熱、頭疼、惡心嘔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腦病人沒有菌血癥期,不會出現皮膚淤點,也少有很快出現休克者。雖然二者重癥患兒都會發生顱內壓增高的種種危險癥狀,但乙腦病程進展不象流腦那么迅速。
4、流腦一般病程為7-10天左右,恢復期常在口、鼻周圍起皰疹,而乙腦病程約經2周方進入恢復期,甚至在發病6個月后仍遺留神經、精神方面的癥狀。
·從實驗室化驗結果看
1、流腦在腦脊液涂片或培養時可發現腦膜炎雙球菌,腦脊液渾濁如米湯樣,白細胞數和蛋白質明顯增高,而糖和氯化物減少;
2、乙腦的腦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細胞數和蛋白質僅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從治療方面看
流腦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腦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無特殊治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