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匯報》報道,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趙汝蘅在談到北京觀眾與國際化大都市觀眾在欣賞習慣方面的差距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不少北京觀眾一看《天鵝湖》就等著四小天鵝出場,或是數天鵝是24只還是25只,黑天鵝旋轉是不是32圈。
為此,北大教授、美學家葉朗指出: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逼著孩子彈鋼琴、學畫畫,看似是為了培育孩子的多才多藝,其實,目的只是為了考級,為了升學考試時加分,根本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自然也就談不到去欣賞音樂、舞蹈和繪畫之美了。
葉教授強調:藝術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人文內涵,要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這是美育的靈魂。如果沒有這個靈魂,單純地學技術,這樣的藝術教育就不是美育。
與一些父母交談,不難發現,他們對孩子學琴、學畫的認識和定位帶有極強的功利性,他們認為孩子如果有了一技之長,長大以后至少就多了一項競爭或謀生的手段,至于孩子的興趣、靈感和潛能,他們卻很少考慮。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和做法實不足取。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媒體上經常報道一些極端事例——有的孩子為逃避學琴而離家出走、破壞鋼琴,甚至不惜故意傷害自己的手指。其實,這些孩子一開始很喜歡彈琴,后來卻越來越厭惡了,就是因為他們從中得到的不是性情的陶冶和愉快的情緒,而是由父母嘮叨和叫罵而引起的焦慮、煩躁、單調、無奈甚至失望和厭惡。
對孩子進行藝術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他較高的人生境界、達觀的人生態度和完善的人格結構,使孩子具有良好的綜合素養,讓孩子在多才多藝的個人背景下享受生活、表現生活,甚至創造自己追求的一種存在方式。因此把體、音、美簡單地理解為為孩子將來的謀生作準備,必然貶低了藝術審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因為一個指法不到位,嚴厲指責孩子“你怎么那么笨”或“你怎么這么不用心”等等,孩子為此而喪失興趣和信心是很不值得的。彈琴本身是一項很復雜的心智活動,尤其是在注意力分配上,既要讀譜,還要搞準指法,一雙眼睛,一個腦袋,同時要做這么多事情,確實不容易。父母看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遇到困難時,不要打擊和訓斥孩子,更不要加大壓力,剝奪孩子其它方面的快樂和享受。正如前文所述,父母向孩子反復強調天鵝是24只還是25只,黑天鵝旋轉是不是32圈,這種僵化的“藝術教育”豈不是對孩子欣賞美的一種干擾?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采著花瓣時,得不到花的美麗”。如果教育太急功近利了,教育就不美了,孩子和父母就都會感覺到累,于是,和美的感受也就沒有了緣分。由此可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可以以藝術教育為媒介、資源和手段,對細節問題既不可姑息遷就,又不可過分苛責,要站在較高的教育制高點上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過程,把他的每一個學習狀態都轉化為積極的人生教育,這樣孩子才會更有空間享受和表現藝術的真正美感。
美育是既具體又抽象的一種教育,它既要憑借一定的事物去發現和感受美,又要高于這一事物的存在狀態,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性。美育特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感受和品位,是培養紳士淑女不可獲缺的教育環節,是文明社會的基本要素。但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經不起功利觀念的折騰。
父母要了解對孩子的教育是否否具有美育價值,可用三個循序漸進的關鍵詞:熱愛、享用和追求:
熱愛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發現孩子還沒有產生興趣或者興趣越來越弱,那么孩子的學習就變成了被動的承受和機械的應付,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也是缺乏美育功能的,這種不愉悅的學習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是有害的。
享用
一副涂鴉作品、一個石頭城堡、一段自娛自樂的哼唱,只要孩子從中獲得了滿足感,就是美的身心享受。在屬于自己的時間里,孩子最喜歡玩味和揣摩的事物,就是能真正給他帶來快樂和幸福的美好事物。如果在父母的逼迫下完成了一項任務,孩子放下之后就不想再拿起,那么父母的付出就是得不償失的,孩子的學習就是不舒服的、不美妙的。
追求
熱愛是美育的開端,享用是美育的結果,追求則是美育的發展。當孩子持續不斷地對某個事物有追求的愿望,這就說明他是被事物內在的美感真正吸引了,而不是為了迎合父母的要求。走到這一步,孩子已經完全陶醉在藝術中,而父母也就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