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法國的早期兒童教育

早期教育是法國的優良教育傳統。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選擇專業機構對孩子進行系統科學的教育;生活中,他們也從點滴做起,言傳身教,注重對孩子的熏陶培養。但法國人認為:早期教育不是填鴨,不是給孩子灌輸越多的知識越好,也不是在孩子身上看到越多的成效越好。真正成功的早期教育,應該從孩子的天性出發,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凡是符合寶寶興趣、愛好的東西,寶寶都愿意學習,因此,早期教育要以誘導、啟發求知欲為目的,而不是給寶寶灌輸盡可能多的知識。

  2、凡是與寶寶生活、生存有關的事物,寶寶都學得很快,所以早期教育應和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3、凡是寶寶能夠模仿的行為,他們都喜歡模仿。因此,將游戲與早教結合起來,提高早教的趣味性,讓寶寶在游戲過程中互教互學、互相促進是最有效的最有吸引力的早教方式。

  一切從興趣出發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都會付出金錢和精力,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法國的家長們也像中國家長一樣,給孩子安排一系列課外課程。但與我們不同的是,法國家長在孩子報什么班的問題上非常民主,對學習的安排,父母一般會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尊重他們的選擇。因為在法國家長看來,孩子都是獨立的人,興趣是不能勉強的,只有讓孩子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才容易出成績,專業的高低貴賤遠不及孩子的興趣重要。

  培養孩子的財商

  統計顯示,法國6歲的孩子平均每年可從家長那兒得到約600法郎的零用錢,14歲的大孩子則可得到1500法郎。而當孩子進入高中學習時,每年的零用錢則可能高達6000法郎——— 此數額要遠遠高于美國、英國的同齡孩子。但從10歲左右起,法國家長就給孩子們開設一個獨立的銀行賬戶,并劃入一筆錢。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從小鍛煉孩子們的個人理財能力,培養理財意識,讓他們從小就學會明智、科學的對待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