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呵護,使寶寶安然入睡

  辛辛是一個十分崇尚西方生活理念的人。西方人習慣孩子一出生就讓他獨立睡覺,她很欣賞這一點。她覺得這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起點,這樣才能使孩子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因此,剛剛懷孕,她就開始為尚未出生的小寶寶準備房間和小床了。看到她那忙得不亦樂乎的樣子,丈夫卻不以為然:我們小時候不都是跟父母同睡,現在獨立性不也很強嗎?

  專家透析

  近年來,受西方讓孩子獨睡這種觀念的影響,很多家庭都給孩子準備了獨立的房間和小床。確實,中國傳統的讓孩子和父母同睡的做法確實有很多不妥之處,因為這樣容易使父母在睡眠中不小心把身體壓在孩子身上,或是大人的被褥堵住孩子的口鼻,導致窒息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雖然,讓孩子獨睡可以避免這樣的窒息事故發生,同時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一種好方法,但這還是應根據孩子的年齡而定。和父母親“同睡”,好處也很多:

  ·由于較小的孩子都特別依戀父母,睡在父母身邊會使他們更容易入睡,睡得更踏實,不容易出現夜驚、夜啼等睡眠問題,這很有利于他們的生長發育;

  ·當孩子有什么異常情況時,父母可以及時發現,而且也特別方便父母照料孩子,如給孩子換尿布,蓋被子等,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可以大大減少嬰兒因睡眠姿勢不當而導致的窒息發生率。

  如果在孩子較小的時候非要讓他獨睡,會造成他們的心里缺乏安全感和不滿足感,容易使孩子養成咬被角、吮手指等難以糾正的不良習慣或戀物癖,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然而,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因此再也離不開自己,不肯去獨睡,其實,這只是暫時的。國外研究表明,小時候被允許隨意睡到家庭大床上去的孩子從長遠觀點看會變得更有信心,更有獨立性。當他們做好準備后,他們就會進入獨立階段。當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比如說3歲以后,就要盡量培養他獨自睡覺的習慣了。在這期間,他們可能會因為情緒緊張或者其他原因還不時地要求和父母一同睡,這種需求延續的時間可能要比我們預期的稍微長一些,但最終會過去。如果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它只可能稍稍改變方向,但卻不會消失,也不可能完全被忘掉,以后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爆發出來。

  寶寶與父母同睡5個要點

  1、與父母同睡并不意味著“同睡一床”或者“同睡一個被窩”,而應該讓寶寶睡在自己的小床里,不過這個小床最好放在大床旁邊,以方便父母觀察和照料寶寶,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窒息事故,也可以避免不是專為他們設計的睡床所存在的潛在危險,如嬰兒被床和墻之間的縫隙夾住。

  2、寶寶睡的小床,應該是專為嬰兒設計的產品。這樣就會避開一些潛在危險。

  3、如果寶寶黏著要睡在父母的大床上,可以先把寶寶哄睡著,之后再將他抱回到自己的小床上睡覺。

  4、寶寶小床的大小要與床墊的尺寸大致相同,以免寶寶的胳膊、腿和頭陷入床和床墊邊緣的縫隙中。

  5、如果寶寶很大了還是要求和父母同睡,要引起父母注意,這可能預示孩子心理上存在些問題。

  讓寶寶安然入睡的7點呵護

  1、讓寶寶有安全感

  寶寶夜里頻繁翻身、哭鬧,不一定就是身體不舒服了,只要稍微拍拍或摟緊,就會使他們感到媽媽在旁邊照顧,從而產生安全感。

  2、不要頻繁換尿布

  假如寶寶在夜里不醒,就沒有必要頻繁換尿布或喂奶。如果是在換尿布時醒了,也不要和寶寶多說話,更不要將他抱起,以免影響他們盡快入睡。

  3、避免使寶寶煩躁

  不要給寶寶穿得或蓋得過多,那樣寶寶會不舒服,出現在睡眠中煩躁不安的表現;當氣溫較高時,可給寶寶枕透氣性良好的睡枕,既可降低頭部溫度,又可避免頭上長熱痱,不然的話寶寶會在睡眠中出現煩躁。

  4、睡眠環境沒必要非常安靜

  一般,小寶寶也具備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從小習慣于在過分安靜的環境中睡眠,日后只要一點響動都可能把他們驚醒。因此,寶寶睡覺時最好小音量播放一些輕柔優美的音樂,鍛煉他們周圍有輕微聲音時照樣睡得安穩的能力。

  5、不要驚醒小寶寶

  處于淺睡眠時寶寶非常容易被驚醒。媽媽無法得知寶寶的睡眠狀態,夜里起床察看時要盡量小心,以免驚醒寶寶。最好開夜燈或柔和燈光,減少對寶寶的影響和刺激。

  6、松開寶寶的四肢

  把寶寶裹起來睡覺的做法很不科學,會使寶寶因不舒服而煩躁,還會影響血液循環。如果為了保暖,可參照穿衣標準來掌握寶寶的被子厚薄,如常摸摸小手和小腳是否暖和。如果寶寶身上沒有汗,表明身體既不冷也不熱,天氣冷時可在寶寶的被子外面放一個熱水袋。

  7、及時發現寶寶哭鬧的原因

  一些寶寶在夜間哭鬧,是饑餓、大小便或身體冷暖不適等原因引起,要及時發現并做出相應處理,這樣寶寶才能盡快安心入睡。葉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