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貿公司工作的周小姐結婚三四年了,卻一直以事業為重,將生育計劃一推再推。今年,周小姐突然決定要懷孕生個寶寶。“懷孕其實有點‘突擊’的目的。”周小姐告訴記者,公司美國總部發出將在全球裁員消息后,很多同事都說可以通過懷孕避免近期被裁員。“與其被公司裁員后生活沒著落,不如借懷孕帶薪休息一段時間,還可保住飯碗。算起來一舉兩得。”
昨日,記者在網站論壇上看到,通過提前“造人計劃”來保住飯碗的做法正成為熱點話題。一位網名叫“紅紅”的網友說,自己將懷孕計劃提早了一兩年,目的是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裁員風暴。一些剛生完孩子的媽媽也在計算時間,剛生完孩子的匡小姐則感嘆,“公司在裁員,我所在的崗位不是重要崗位,很可能成為裁員對象。幸虧我剛生了寶寶,還有一定的‘保護期’。”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眼下用懷孕來應對單位裁員并非個別現象。產科醫生們也關注到經濟形勢變化后的擴展影響。滬上多家醫院婦產科專家告訴記者,已經發現個別白領“閃孕”。“經濟狀況很可能影響上海的‘牛娃’出生數量。”
告別了“金豬寶寶”和“奧運福娃”,上海今年將繼續面對生育高峰——據市人口計生委預測,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仍將達到17萬人左右。此前兩年,上海的新生兒數量分別為16.6萬和17.5萬。
據悉,撇開“閃孕”的因素,滬上產科門診已經擁擠非凡。一婦嬰預計將迎接8000名“牛娃”,多于去年的“奧運寶寶”。新華醫院的登記預約排到了6、7月份,連淡季5月已和200多個“牛娃”有約。仁濟醫院產科去年曾出現過兩個產婦擠一張床的情況,今年仍有這種可能。
新聞縱深
“閃孕”并非保險鎖
記者發現,目前《勞動合同法》確實有相關規定,婦女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用人單位不得違反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懷孕是女性自保職位的一個方式,但并不是所有職場女性懷孕都可以保住飯碗,一旦公司因為效益不好倒閉,懷孕婦女依然會被辭退。
對于職場女性的突擊懷孕,許多上班族表示了憂慮。一位已經做媽媽的職場女性告訴記者,如果在雙方心理、生理都沒有準備好的狀態下匆忙要孩子,那么對孩子的成長將會非常不利。如果突擊懷孕的女員工在生完孩子上班后再被裁員,養活孩子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豬年、鼠年、牛年里扎堆出生的嬰兒,未來在上學、就業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更大的競爭壓力。年輕父母最好還是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待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