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孩子,并發現他們有什么愛好,這是有益的。父母通過仔細觀察嬰兒潛在天賦的信號,就能發現嬰兒的天賦,并進行開發,使他們的潛在天賦得以發展。據專家們的研究,嬰兒有以下主要潛在天賦:
(1)音樂。唱歌會使小寶寶對節奏敏感。在幾乎還站立不穩時就會按音樂的節奏搖晃。在播放寶寶熟悉的曲調時,他們會鼓掌。聽音樂一般能使大腦得到訓練。
(2)運動。嬰兒的運動能表明其將來從事體育運動的天賦。 在懷孕第7周時,嬰兒就開始學習運動,2歲時嬰兒已經能夠翻跟頭和保持身體平衡。到4歲,小孩學習運動的階段就結束了。
(3)繪畫。顏色會促進小藝術家成長。嬰兒在出生后第4個月到第8個月可以準確地觀察其周圍環境。不久后,嬰兒就開始尋求表達方式,復述自己所看到的顏色和畫面。有些寶寶很早就有良好的色彩感。父母應為孩子購買彩筆,讓孩子繪畫 。
如果父母發現小孩在二三歲時到處亂寫亂畫,就應該擴大小孩的視野,例如帶孩子參觀博物館,與孩子一起翻閱掛歷等。
(4)語言。念詩和多說話會喚起嬰兒的語言興趣,嬰兒的語言能力極強。語言天賦既是天生的又是教養成的。與嬰兒多說話至少會促進嬰兒的語言興趣。小孩子小時候說話多,長大后也往往很健談。更重要的是父母要讓小孩子多說,說錯了也沒關系。嬰兒從出生到4個月是各種語言的專家,他能夠分辨出150種人說話的聲音。只有在6個月左右才變為本國語言的專家。研究發現,7個月的嬰兒能極好地辨別聲音,因為他能將發音同嘴唇的運動聯系起來。對6個月的嬰兒進行的測試表明,他能聽出父母的聲音,8、9個月的女兒更多地通過視覺理解語言當母親說“球”時,他馬上就會看球。另外,8個月的嬰兒就能運用比較復雜的統計技巧來區分詞匯,這表明嬰兒在1歲以前學習語言的能力比以前想象的要高。嬰兒從一開始就能在心里組織不同的音素,即能分辨語言中最小的單位,如分辨英文、俄文、法文中的字母。但只有在家庭環境的幫助下,嬰兒的這種分辨能力才會保持下去。人生下來就有一種本能,即能理解作為自然語言基礎的語法規則,嬰兒還具有神奇的語言學習能力,等等。可見,嬰兒的語言天賦是很高的。
(5)模仿。嬰兒在說話之前就能互相模仿學習。還有人認為,嬰兒一出生就能夠認人,能夠模仿大人的手勢,具有把手勢同做鬼臉結合起來的能力等等。我們認為,將滿6個月的嬰兒送到好的托兒所(以日托為好),是有好處的,可讓他們早些發揮互相模仿學習的本領。
(6)思考。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伊莉莎白·史貝爾克的研究發現,思考是人之本能,而非后天習得。這種能力生來就有,和感覺及運動功能一樣早發生,嬰兒既能觸摸、看東西,又能思考。史貝爾克說,嬰兒曉得固體物移動,必須不斷沿一直線前進,它不能穿過另一個固體物,他還知道固體物移動時,必須是個單一的實體,把3個月大的嬰兒的玩具熊收藏于毛毯下,他也很清楚玩具熊在哪兒。
(7)智力。法蘭克福大學的心理學家莫妮卡·克諾夫認為,嬰兒智力出乎意料。嬰兒能夠用眼睛跟著做簡單的數字游戲。克諾夫說:“我們給嬰兒看不同數量的點。最初他們注視著兩個點,等到熟悉了以后就開始失去興趣。但當我們接著展示3個點時,他們的興趣又來了。”對13至14個月大的嬰兒早期對復雜事物的長時間記憶能力進行了研究,也獲得了出乎意料的發現,如嬰兒能夠把用以前從未見過的玩具做出的復雜動作記住長達半小時之久,甚至還能模仿這些動作。
(8)性格。每個小孩的個性都不一樣。但控制我們的感情的大腦區與聽、看或運動一樣也依賴于外部的刺激和經驗,他們在與外界的交往中發育成熟,而父母則是嬰兒與外界交往的第一人。父母要多關心小孩,多傾注愛。這是父母能夠為孩子形成好的性格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得到許多愛和悉心照料的小孩往往形成穩定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