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戲劇界流行子承父業,也就是孩子也要從小就像父親一樣學習演戲,長大去當京劇演員。但是,梅蘭芳卻不這樣做,他極力主張父母不能為孩子選定將來的工作,而應充分尊重他們的天性和性格。而且,梅蘭芳特別反對當時好多戲劇演員不重視孩子上學讀書的陋習,主張首先應讓孩子學文化!正是因為梅蘭芳有這樣的先見之明,因此,在他家中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就是全力地支持孩子到最好和他們最喜歡的學校去學習。并且,梅蘭芳還特別注重觀察和了解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愛好和興趣,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孩子的性格,幫助他們確立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向。
他的長子梅葆琛生性穩重,樂于思考,于是,梅蘭芳便為他在理工科方面發展提供條件,后來,梅葆琛果然考上名牌大學的建筑系,日后終于成為有名的建筑師。
二兒子梅紹武伶俐活絡,形象思維發達,于是,梅蘭芳便于抗戰時送他去美國上文學系。今天,梅紹武早已是一位著名翻譯家了。
梅蘭芳唯一的女兒梅葆月則沉穩嫻靜,溫婉端莊,于是,梅蘭芳便鼓勵她大學畢業當了一名大學老師。后來,在梅蘭芳的支持下她成為有名的京劇演員。
梅蘭芳最鐘愛的小兒子梅葆玖自幼心靈手巧,極具藝術家的潛質,加上嗓音和形象俱佳,真是繼承梅蘭芳創立的“梅派”藝術的最佳傳人。但是,即使如此,梅蘭芳也并不急于讓他少年習藝,而是直到梅葆玖大學畢業,才讓他正式隨劇團學藝。正因為此,今天,梅葆玖終于成為極有修養和獨特魅力的表演藝術家。
梅蘭芳先生善于育子成才,經常有人向他請教培養子女的經驗。每當此時,梅蘭芳先生總是莞爾一笑,淡淡地說:“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觀眾一樣!” (魏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