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奶媽又崛起

  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牛奶危機為母乳打開市場在中國牛奶污染危機不斷加劇之時,一些母親開始靠出售母乳賺錢。


  初為人父的吉曼迪·吳(音)向妻子提出了一項“業務”:她可以當一名奶媽,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別人的孩子。他在網上看到過有關這個行業的消息。


  他的妻子叫蒂娜·黃(音),今年24歲。她說:“為什么不呢?”她說自己的乳汁很多,兩個月大的孩子根本吃不完。“在電視上看到很多孩子吃不上奶,我覺得自己的乳汁白白浪費太可惜了”。


  黃以前的工作是秘書,月薪只有1000元。而當奶媽每月能掙1.2萬元。吳說,這些錢“可以給我們的女兒買一些好衣服,還能送她上好點的幼兒園”。


  中國家長們對此事的恐慌,讓一門古老的職業得以新生。在網上發布廣告以及在全國各地家政機構注冊的中國奶媽薪水自9月12日以來已經翻了一倍,現在最高可達每月1.8萬元。


  周二,在深圳一個居民小區,6名新生兒的媽媽來到一家家政公司找工作,這家公司為越來越多像黃一樣的女性充當中介。該公司經理艾曉雄(音)說:“我在這個行業干了十多年,從沒見過奶媽這么搶手。”從周五開始,艾曉雄已經登記了260名可以當奶媽的婦女,并為其中20個人找到了雇主。


  雖然醫生說健康女性的乳汁有助于孩子的成長,并能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但西方在19世紀就基本上摒棄了讓別的女人來喂養自己孩子的做法。但是這種做法在一些國家仍然很普遍。中國的奶媽行業也有相當悠久的傳統。


  母乳喂養的情況在中國日漸減少,配方奶粉出現熱銷。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貧困農村婦女的母乳喂養比例從2000年的62%下降到2005年的38%。但許多人似乎都認為配方奶對孩子更好。在更富裕的家庭,繁忙的生活方式成了母乳喂養的障礙。


  主張母乳喂養、筆名“小巫”的閻紅女士說:“這次的配方奶丑聞就像大自然給我們所有人敲響的警鐘,其責任不僅在無良商家身上,我們需要更加關心給孩子吃什么的問題。”▲(作者杰弗里·A·福勒和朱麗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