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細心媽媽在寶寶剛滿月時就會發現他的頭發有異常——寶寶的后腦勺部位,有一圈環狀的不毛之地。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專家表示:這種癥狀叫做枕禿,一般由多汗引起。究其原因是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躺在床上,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容易發熱出汗使頭部皮膚發癢,而因為新生兒還不能用手抓,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所以寶寶通常會通過左右搖晃頭部的動作來進行“除癢”。經過長期的摩擦,枕部頭發自然會被磨光。
專家還表示:有時枕禿還可能是由疾病的前兆,缺鈣或者佝僂病的患兒常常會有如此表現,這時就需要為寶寶補鈣了。
補鈣要訣
·小嬰兒容易缺鈣
嬰兒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有的寶寶頭一兩個月能長高十幾厘米,因此如果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取的鈣質不能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就會缺鈣。
·鈣吸收不好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給孩子補了鈣,可他仍然缺鈣。其實除了補鈣之外,更需要補充能促進鈣吸收的物質——維生素D。專家建議:在天氣好的時候,應讓寶寶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這是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果遇到冬春季節不能外出活動,就要考慮額外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以滿足身體需要。
·不要盲目補鈣
雖然缺鈣多數表現為枕禿、多汗,但不能僅從這兩項就斷定寶寶一定缺鈣。最保險的辦法是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血鈣,如果真的缺鈣再補也不遲,盲目補鈣會引起不良后果。
枕禿不等于佝僂病
有枕禿的寶寶一定得了佝僂病嗎?回答顯然是否定的。除了枕禿以外,佝僂病還表現在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多汗,顱骨軟化,囟門閉合過晚,出牙遲,牙齒形狀細小無光澤。嚴重者除上述癥狀外,出現雞胸、下肢畸形呈“O”或“X”型腿、脊柱彎曲等都是佝僂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