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基利·哈姆林等人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挑選了一些6~10個月大的嬰兒,用木制玩具娃娃為他們演了一出 “戲”:扮演中立角色的娃娃吃力地向一個斜坡上爬;演“好人”的娃娃從后面推“中立”娃娃,幫助后者到達坡頂;“壞人”娃娃則把“中立”娃娃推下斜坡。
在“戲”演完后,研究人員把“好人”和“壞人”娃娃擺在嬰兒面前,讓他們挑選,結果幾乎所有嬰兒都把“好人”娃娃選為他們的玩具;在對“中立” 和“壞人”娃娃作選擇時,嬰兒偏愛“中立”娃娃;面對“中立”和“好人”娃娃時,他們大多再次選中后者。男孩和女孩在這項測試中沒表現出什么差別。
這一發現讓研究人員感到意外。哈姆林認為,這說明人在社交方面的某些判斷力有可能是與生俱來的,至少6個月大的嬰兒在未受教育時就已初步具有這種能力,這對孩子們今后的社會生活很重要。
研究人員還指出,嬰兒的上述表現可能是生物適應性變化的產物,這種變化可構成道德觀念和社會行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