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如果學習一種簡單的手勢語言,在學習說話時會學得更快,在日后的智商測驗中也會表現更佳。
學會手勢可使大腦功能增強。在11個月時學習了手勢語言的嬰兒,幾個月之后語言能力就超過了同齡人。而且,這種語言優勢一直可以保持到3歲。不僅如此,到8歲的時候,小時候受過手勢語言訓練的人,在智商測驗中會出類撥萃。
研究人員考慮了家庭收入、教育和其他因素對智商的影響后發現,32名小時候受過手勢語言訓練的兒童與37名沒有受過手勢語言訓練的兒童相比,其智商要高12分。32名兒童的智商平均分為114,而37名兒童的智商平均分為102。使研究人員感到驚訝的是,那些受過手勢語言訓練的兒童的智商會超過比他們大一歲的孩子。
讓你的孩子學會非語言交流
心理學家經過一系列研究發現,在面對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內容是由非語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勢、手勢、體態、眼神等;38%的內容由聲調表達,只有7%的內容是用語言說出來的。
身體語言的開發
寶寶開口學說話前,有個過渡階段——用手指東西,這就是寶寶的手指語言。一家子都在的時候,如果問:“爸爸在哪里?”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他卻會臉轉向爸爸,用手指出。如果又問:“媽媽呢?”他也會轉過臉來,指向媽媽。寶寶看圖畫時,如果問“貓咪”、問“汪汪”,他也會用手指在圖畫中指出。
寶寶的手指語言反映貝貝的判斷思維。判斷要對認知和記憶貯存的眾多信息,進行檢索和篩選。比如,圖畫中除了“貓咪”和“汪汪”,可能還畫有樹、草、房子什么的,而寶寶的指頭只指著“貓咪”、“汪汪”。
判斷是復雜思維。研究兒童的學者常常把判斷力當作測定智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寶寶運用手指語言這個年齡段,可以通過游戲加強對孩子判斷力的訓練。不過,在孩子用手指作出判斷后,請不要忘記說:“寶寶,好聰明啊!”
親子語言交流的一個秘密
嬰兒究竟是怎么學會說話的?仔細探究起來,似乎有點神秘,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大量的親子語言交流是語言習得的重要環境。
剛開始,我們會喃喃自語、喋喋不休對著嬰兒。后來,我們用最簡單的字、詞與寶寶交流。當他能說一些簡單句的時候,如:“寶寶吃”、“娃娃摔”,父母常常會跟上一些展開句:“噢”、“寶寶自己動手吃飯”、“天哪!是玩具寶寶摔倒了”。
一種研究表明,偶爾做出的展開可以鞏固兒童話語及其所描述的情景之間的聯系,但是大量的語言是這樣獲得的:孩子的句子沒有被直接展開,而是由父母關于情景的進一步評論接下去,如孩子說:“熊貓吃”而聽到大人的聲音是:“是呀!熊貓餓了”。
這種研究告訴我們:在親子語言交流中,與兒童對話的豐富和多變,可能比直接教他說話的頻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