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措施】
本病宜采取合理的綜合措施。積極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防治并發癥,增強機體抵抗力以促進康復。
(一)抗感染藥物的應用 根據年齡、病情輕重,以往用藥情況,參考藥物敏感試驗、選擇適當的抗感染藥物。
(二)氧氣療法。
(三)對癥治療
1、退熱與鎮靜:一般先用物理降溫,如枕部冷敷、溫水擦浴,若體溫不下降可給藥物,APC每次5-10mg/kg,對個別病例可用氯丙嗪與異丙嗪靜注或肌注,使體濕維持在38℃以下。患兒即能安靜入睡。如有驚厥,立即給予10%水合氯醛每次60 mg/kg灌腸,如無效改用安定0.3 mg/kg/次肌注或靜注。
2、祛痰止咳平喘:一般痰稠不易咯出,可口服少兒氯化胺合劑,每次1 m1/歲,一日3次,必嗽平每日0.7 mg/kg,分三次服。痰稠咳嗽劇烈可采用超聲霧化吸入,喘甚口服咳喘寧1m1/歲,一日三次,亦可口服,亦可口服654-2每日0.5 mg/kg,每12小時1次,咳劇可肌注維生素K1每次1 mg/kg,肌注或靜椎。
【發生原因】
(一) 病因
病原體 病毒是本病發生的主要病原體。以往,我國北方地區以腺病毒3、7型多見,且7型多致重癥肺炎;近來,腺病毒感染有下降趨勢,而合胞病毒上升至首位,其它如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輪狀病毒等感染的肺炎亦有報導。
引起支氣管肺炎的細菌很多,多繼發于病毒感染、亦有原發即為細菌感染者。常見的細菌有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等,流感桿菌亦可致肺炎,其它細菌感染少見。
肺炎支原體肺炎多見于年長兒,而霉菌性肺炎多見于長期濫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嬰幼兒、營養不良患兒。
(二)誘發因素
1.小兒呼吸道生理解剖因素 鼻咽、氣管及支氣管狹窄,粘液分泌少,纖毛運動差,肺組織分化不全、彈力纖維不發達,代償能力差,肺泡少而間質發育旺盛,故含氣少血多,這些特點在嬰兒期表現更為突出。加之免疫功能尚未充分發育,因此,容易患氣管肺炎。
2.疾病影響 機體本身的健康狀況,與肺炎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特別是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先天性心臟病、腦發育不全等機體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容易發病。
3.環境因素 如氣候驟變,居室通風不良、空氣污濁等。
【預防】
一般護理及支持療法 室溫應保持在20℃左右為宜,相對濕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變干,不易咳出。冬季要定時開窗換氣,每次30分鐘,每天3次,避免對流風,注意休息,執行嚴格的呼吸道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對面色青灰,口周紫紺煩躁或嗜睡的患兒,應注意心音、心率變化,觀察有無心肌炎發生,對吃奶、哭鬧后青紫加重,吸氧后仍不能緩解,應及時查明原因,給予處理。
注意營養及水份供應;應盡量母乳喂養,若人工喂養可根據其消化功能及病情決定奶量及濃度,如有腹瀉者給予脫脂奶,對幼兒或兒童宜供應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種維生素的飲食,恢復期病兒應給營養豐富,高熱量食物。對危重病兒不能進食者,給靜脈輸液補充熱量和水份,液量每日60-80ml/kg為宜,必要時輸注全血液或血漿。同時患有佝僂病者宜注維生素D3治療。
保持呼吸道通暢 應及時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氣功能,增加肺泡通氣量,糾正缺氧,減輕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復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藥物氯化銨合劑:1ml/歲,一日3次。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聲霧化吸入,液體配方為生理鹽水或蒸餾水30ml,慶大霉素2萬U,a--糜蛋白酶5mg,地賽米松1mg,每次吸入10-15分,每日2-3次。
【易發年齡】
易發于各年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