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兒童消化性潰瘍并不多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兒童期消化性潰瘍常缺乏典型癥狀。而近年來,在消化病專家和兒科醫師的重視下,加之內鏡技術的迅速發展、應用,使該病診斷水平得到提高。
兒童期消化性潰瘍發病原因非常復雜,涉及飲食習慣、精神、遺傳、藥物和感染等因素。近10年來,大量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HP)感染和消化性潰瘍關系密切,胃潰瘍患者HP陽性率達到70%,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更是達到80—100%,消化性潰瘍的治愈率和愈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HP的根除率。大量資料還證明HP感染和胃癌發生也有密切關系。
目前檢測HP主要有兩種方法:1、侵入性方法。在胃鏡下取胃黏膜活檢組織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切片染色和細菌培養,這種方法比較復雜,患兒較痛苦,父母和患兒都不易接受;2、非侵入性方法。主要為尿素酶呼氣試驗,患兒只要吹一口氣,經特殊儀器檢測,便知道是否有HP感染,這種方法簡單,無痛苦,敏感性和特異性都比較高,無論父母、患兒都能接受。
專家建議,如果孩子反復出現腹痛、腹脹、噯氣、反酸、惡心、嘔吐或黑便等癥狀,并且超過一個月,都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對于幼小兒童可首選呼氣試驗,明確是否存在HP感染;對于較大兒童必要時做胃鏡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