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如何把好進口關

  在災區不能吃的食品

  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頭類食品外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產品;壓在地下已腐爛的蔬菜、水果;來源不明的、無明確食品標志的食品;嚴重發霉(發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麥、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認的蘑菇及其他霉變食品;加工后常溫下放置了4小時以上的熟食等。

  正確加工貯存的食品

  糧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風處保存,避免受到蟲、鼠侵害和受潮發霉,必要時進行曬干。霉變較輕(發霉率低于30%)的糧食的處理,可采用風扇吹、清水或泥漿水漂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復用清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變糧食24小時。

  在家中喝到安全水

  使用各種辦法燒開水,不要飲用變色、有異味的水和融化的冰塊。飲用安全的罐頭、果汁、蔬菜汁或其他來自罐裝食品的液體。游泳池、溫泉的水只能用于洗澡、洗手等,不能飲用。

  吃應急食物要有先后順序

  在吃應急食品前,先食用容易變質或需要冷凍的食品;不能食用在室溫下放置兩小時以上的食物,不要食用任何變質、變味的食物;罐裝食品出現漏縫或罐體出現膨脹的食品也不能食用。

  盡量找到可用的烹飪用具,包括刀、叉、紙碟、紙杯和紙碗,以及開瓶器、鐵爐等。盡量吃煮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