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安全要打預防針
“小鬼們”一個人在家時最害怕什么?靜教院附校中學部學生的一項調查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陌生人敲門或打電話;用電安全,電線電器起火或觸電;煤氣使用不當,泄漏中毒等。
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不少學生獨自在家時都遇到過陌生人敲門的情況,例如陌生人送快遞,推銷產品等。一位老師還舉例說,假期里,小明獨自在家看電視,這時電話響了,對方問了小明一些問題:眼睛近視嗎?近視度數是多少?還介紹了他們公司的眼保儀,是否要試一下?并問了家庭地址,約好明天上門檢查并試用。第二天,果真有人上門推銷眼保儀,最后小明以500元的代價買下這一款產品。
對此,靜安區未成年人保護專家張敏老師表示,孩子暑期獨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門或詢問,要先問清楚情況,與父母進行確認后再做決定。最好不給陌生人開門。建議家長也不要將一些快遞寄回家,讓孩子代收。同時,父母們更應留意家中的安全細節,清除家中卷起的地毯、暴露的電線、破損的玻璃等;在洗手間、浴室放上防滑墊;告訴孩子熱水器、煤氣的開關閥門,及時關閉。在醒目的位置留下緊急的聯系電話,保持和孩子聯系,了解孩子的活動情況。
另外,有家長也提醒,孩子在家接到陌生電話,如電話欠費等,應事先給孩子打好“預防針”,告訴孩子這其中可能存在詐騙的風險,避免由于自護意識的缺乏而導致學生人身財產的損失。
親水平臺暗藏安全隱患
每年的暑假都是游泳溺水事故多發的時段,如何保障孩子游泳的安全,也成為現場家長關注的熱點。
“游泳溺水,或者在小河浜玩耍時溺水,這種情況發生在郊區比較多。但市區的家長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現如今不少社區的親水平臺、小池塘也存在安全隱患。 ”七年級學生家長周敏表示,一些親水平臺或小區戲水場所由于缺乏警示標志,暗藏安全隱患。記者也多次看到,在某小區的親水平臺邊,不少小男孩翻過護欄釣魚、釣蝦,非常危險。
對此,家長要教會孩子識別安全標識,了解游玩的過程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有規則意識。例如,公園的湖邊標明禁止游泳,那就不能偷偷摸摸下河游泳。
“家長應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游泳安全教育:不去野河游泳,游泳前做好熱身運動,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在游泳池內嬉鬧,不隨意進深水區等。 ”靜教院附校校長張人利建議,家長事先實地考察一下,幫助孩子選擇有資質的游泳池,有安保人員保護,硬件設施完備。最后,為孩子挑選游泳衣時,選擇顏色鮮艷的帽子或衣服,以便安保人員在岸上密切關注這些“帽子”們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