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不可掉以輕心

  新生兒出生后由于生活環境的變化,多會出現黃疸現象,這是一個生理過程。很多父母,尤其是老人,都認為新生兒黃疸沒關系。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是生理性黃疸。一般發生在出生2~14天內,主要是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而引起,無臨床癥狀,肝功能正常,一般情況下只要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和葡萄糖,大部分都可自行消退。


  但另一種,也就是病理性黃疸就需要家長們提高警惕了。病理性黃疸,顧名思義是指因疾病引起的黃疸。它意味著嬰兒患有某些較嚴重的疾病,如溶血病、敗血癥、膽汁淤積綜合征,以及其他代謝性疾病。對于病理性黃疸,只要能夠及早發現并合理治療,絕大多數問題都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但如果時間拖久了,延誤了治療時機,就很容易釀成嚴重后果。這類病例,我們臺州市內有不少。每年傷殘鑒定的時候,都能發現很多因為黃疸未及時治療導致的腦癱、肝硬化患兒。我們也曾經接觸過一例患者,由于家長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孩子黃疸兩個月了父母才把他送到醫院。醫生檢查后發現這孩子的黃疸是媽媽宮內病毒感染所致的病理性黃疸。盡管醫生們盡力挽救,但孩子病情仍然沒有明顯好轉。之后這位患者在上海杭州等地的醫院多次輾轉治療,但由于發現時間太晚,最后孩子父母只能接受孩子偏癱的結果。現在孩子已經三歲,但仍然不會說話,不會走路。


  而且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結果,最嚴重的是病理性黃疸發展為核黃疸,會導致腦組織的不可逆性損害。初期,新生兒表現為嗜睡、不肯吃奶、尖叫、煩躁,甚至出現抽搐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即使是幸存下來的孩子也常常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后遺癥,通常表現為智力低下、語言障礙、手足徐動癥、牙齒發育不良、眼睛運動障礙、聽覺障礙等。目前醫學界對核黃疸沒有良好的治療辦法,一旦患上這種疾病,等于給孩子判了死刑。


  所以,新爸新媽一定要對黃疸引起足夠重視。如果孩子黃疸超過10天的,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檢查,看看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如果發現是病理性黃疸,一定要盡早治療,以免釀成不可避免的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