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語遲”?小心患上孤獨癥

  他們有著漂亮的容貌、清澈的雙眼,卻不能和人交流眼神;他們經常自言自語、念念有詞,卻不會和人正常交談;他們認字不少、具有非凡的繪畫或音樂天賦,卻無法獲得同齡人的友誼;他們的父母百般愛撫,這群孩子卻依舊無動于衷……他們,就是一群患有孤獨癥的孩子。“星星在天上不說話,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獨癥患兒就是一顆顆耀眼又黯然的星星。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是一種廣泛發育障礙性疾病。近年來,全球兒童孤獨癥發病率大幅上升,發病率約為1/160。對于孤獨癥,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是最佳的治療方法。如果在4歲之前得不到治療,孤獨癥可能會延續終身。2007年12月2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孤獨癥日”,希望促進對該病的早期診斷和干預。


  如果孩子出生后經常莫名哭鬧,很少在清醒時安靜或微笑;回避與人的目光交流;不會意向性手指他物,需要時牽引他人的手;發育次序紊亂,在某一方面發育特別早或特別晚等,孩子就有患上孤獨癥的危險。一部分自閉癥兒童有超常兒童的特征,家長誤以為自己的孩子聰明異常,是天才,從而忽視了其他不良癥狀,部分患兒不愛說話卻被父母認為是性格內向,不必大驚小怪,甚至認為“貴人語遲”,從而錯過了干預最佳時期,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家長們千萬要小心了。


  孤獨癥兒童的主要癥狀有社會行為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行為異常等。在進行社會活動時,患兒往往缺乏與其他孩子共處的興趣,不主動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而是獨自跑來跑去,重復單調的活動。患兒會回避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目光,不看他們的臉,即使聽力沒有問題,被叫到名字時也沒有反應。對父母或其他親人,患兒則表現得沒有依戀感,但有時也會對某人特別依賴,絲毫不能分離。


  孤獨癥患兒的語言交流障礙,主要是指語言理解和表達等方面的明顯缺陷。孩子不會主動用語言表達需求,常存在無意義言語或即時、延遲的模仿,反復說些與所處環境無關的詞句,語調、語速、節律也存在異常。部分病兒甚至到5歲時還緘默不語。


  由于患兒希望周圍環境一成不變,一旦熟悉的環境有所變化,就會脾氣暴躁、大吵大鬧,并且行為異常,如出現一些刻板的動作(反復玩弄手指等),對非生命物品產生強烈依戀(如小瓶、磚頭、繩子、紙片等,拿在手里時刻不離),有些孩子甚至會嚴重自傷,用拳頭打臉或頭、拔頭發、咬手、用頭撞墻和地板等。


  孤獨癥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但如果4歲之前能接受系統康復訓練,身體機能會有所提升,約20%的孤獨癥兒童經早期訓練后可回歸社會。通行的訓練方法主要有結構化教學、ABA訓練、聽覺統合訓練、RDI訓練等,既需要醫療機構對患兒強化訓練,也需要家長配合在家長期訓練,持之以恒,方能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