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前期群眾紛紛服用預防非典藥物或使用消毒劑的情況,一些專家提醒,除了孕婦和兒童不要盲目服用外,準備懷孕的女性也應慎重。
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女性,最好等3個月后再懷孕
在非典時期,主要用于治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利巴韋林(病毒唑),被一些單位和個人當作普通預防藥物大量購買和使用。但在利巴韋林的說明書上,明確寫著:“對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本品具有較強的致畸作用,對家兔的實驗表明可引起胚胎損害。而且該藥物在體內消除很慢,停藥4周后仍無法從體內完全清除,因此孕婦和有可能懷孕的婦女禁用。”此外,說明書還寫道:“少量藥物可由乳汁排泄,對母子兩代都具有毒性。因此,哺乳期的婦女在用藥期間,需要暫停哺乳,乳汁也應該丟棄。”深圳“抗非”治療組的專家、北大深圳醫院傳染科主任彭雁忠介紹說,除了利巴韋林外,達菲、胸腺肽等藥物都會對人體有一些不良反應。像利巴韋林,健康人服用后都可能導致貧血、惡心、嘔吐、腹瀉、肝功能和心臟損害。對于孕婦來說,藥物使用更須謹慎。還有大量市民購買中草藥熬成湯藥以預防SARS病毒。從預防非典的藥方來看,大多數中藥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這些清熱成分對胎兒和兒童的生長發育會有影響。建議孕婦和兒童盡量不要服用這些藥物;對于準備懷孕的女性,最好等待停服藥3個月后再做考慮。
應防止消毒劑污染殘留
非典期間,還有一些單位和個人使用消毒劑清潔環境。大多數消毒劑都含有氯或過氧乙酸等化學物質,對人體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臨床上曾經有一名6個多月的男嬰被診斷為農藥中毒。原來媽媽在地上灑農藥,藥物經呼吸道及皮膚接觸后,在體內殘留,使她的乳汁含有農藥并經哺乳傳給嬰兒。由于激素抗體、農藥都可由乳汁危害嬰兒,母親如果較長時期生活或工作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包括空氣、水、食品、衣物等),乳汁可能含有毒成分。如果配制消毒劑時濃度過高,或者噴灑時操作不當,直接對著人體,也有可能使母體受到毒物的污染。因此,在家庭或公共場所使用消毒劑時,孕婦和兒童應盡早離開。消毒的正確方法是使用消毒劑后人離開,房間密閉1小時后,然后再開窗通風。
專家說,非典中草藥和消毒劑對胎兒有什么影響,目前還沒有明確研究結果,而且政府通過衛生部門公布的健康保護措施對孕婦全都適用,但在不明朗的情況下,自我保護都要按照預防“可能感染”來處理。
孕期更應注意免疫力下降
北大深圳醫院婦產科醫生告訴記者,同樣接觸SARS病毒,孕婦可能比一般人更易發病。因為懷孕期間孕婦的鼻、咽、氣管等黏膜充血,并有輕微水腫,容易被病原侵入;為了避免胎兒受母體排斥,細胞免疫功能也有所下降;準媽媽和胎兒負擔重,容易比平常累,消除病原體的能力也會下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對SARS病毒過度恐懼會導致強迫心理和憂郁、焦慮情緒,在這種心理影響下,會降低個體的免疫能力,增加疾病感染幾率。醫生說,懷孕初期,正是胎兒腦部、神經管、器官發育的關鍵時期。孕婦作為易感人群要注意保護自己,在未確定懷孕之前用藥更要當心。如果準媽媽在未得知懷孕前曾服過藥物或者做過胸透檢查,也不要不斷自責,應認真做好日后的產前檢查,確定是否對胎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