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社交能力的培養

嬰兒也會有意識地向別人打招呼嗎?事實上,人一生下來就會與其他人發生聯系,盡管嬰兒并不知道誰是父母,誰是認識失。他(她)誰都不認識,但與其他人交往是人類生存和成長的本能。一些冰箱型的孤獨癥的孩子似乎是特例,但這些孩子往往是由于在兒童早期(三歲以內)沒有獲得足夠父母的愛造成的。所以即使是從一出生就是內向的孩子也會有與他人交往的要求,這是一種本能的需要。幾個月的嬰兒看到任何人都會情不自禁地去用手抓拽、用嘴撕咬,這是他主動與外界發生聯系的手段。 
 
  嬰兒社會交往的階段 
 
  第一階段(0-6個月):單純社會反應階段。 
 
  嬰兒通過自身發出的信號,如哭、笑、肢體動作、表情等對外界做出反應。其交往技巧主要是先天遺傳的。兩周的新生兒就能區別出母親和別人的心跳不同;三個月左右就能發出聲音、特殊的嬰兒式的迷人的微笑,從而激發他人的好感。  
 
  嬰兒之間的交往很早就建立了,只是看起來有很強生物保護的本能。如,一個兩個月以內的嬰兒哭,另一個或者另一些嬰兒也會一齊哭,這是一種聲援、同情,或者叫響應。5-6個月以后,一個嬰兒哭,另一個嬰兒會注視甚至撫慰他。 
 
  第二階段(7-24個月):對撫養者依戀關系的建立。 
 
  6個月時認生了,這時的嬰兒明顯地將熟悉的人與不熟悉的人區分開來。和母親相處時很愉快,還會用哭鬧來迫使母親等被依戀對象回來。這時候,嬰兒的爬行能力使他們有了主動與人交往的能力,2歲的嬰兒已經愿意到鄰居家里,并且愿意親近陌生人,不再象6個月時對陌生人充滿了恐懼。 
 
  第三階段(24-36個月):發展伙伴關系階段。 
 
  兩歲的嬰兒身體動作能力越來越像個大人。能夠自由地走或跑,大大擴展了嬰兒活動的空間,他(她)開始有了自我表現的欲望,第一反抗期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他(她)越來越喜歡和小伙伴一起玩,并且這也減輕了與母親分離的痛苦。雖然他們還不能象大人那樣去主動地打招呼,加入到其他小伙伴的游戲中,但他們自有辦法。要注意的是,他們幾乎沒有用說話來表達交往的需要,按照成人的標準,三歲前的嬰兒之間的言語交往是很不成功的,他們幾乎都在各說各話。這時候的嬰兒主要用身體動作或行為來表示自己加入和他們進行的游戲中去。所以,有許多嬰兒用身體撞、擠、拉別的嬰兒,都可能是一種交往的手段。 
 
  二、三歲的兒童也會產生最初的友誼,互相喜歡對方,但這并不長久,甚至在一個小時內就可能轉換幾個朋友。對嬰兒來說,朋友就是一個與自己玩了一會兒的人。在幼兒園里可以維持較長時間,但肯定不能維持到上小學。有些兒童天然地受歡迎,總有孩子圍繞在他的身邊;而另一些兒童可能總沒人找他玩,總是一個人呆在那兒。 
 
  家長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寶寶在交往能力方面有好的表現。但有一點需要指出,三歲兒童的交往能力好壞不能預測他長大后的社交能力,很多幼年很內向的人成人后在社交上沒有任何問題。但嬰兒有好的交往能力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在適應新的環境上較少遇到困難,也相應減少心理問題,當然更討人喜歡。 
 
  一些錯誤的做法要注意 
 
  ?凡遇到孩子爭搶玩具,都讓自己孩子退讓。這種做法顯然受到傳統教育思想影響,這樣容易令自己的孩子傷心,他會認為父母并不站自己一邊,而自己的權力受到嚴重損害,自尊心、自信心也受到打擊,會使孩子長大后不知道自己的權力,也不知道如何去主動爭取。 
 
  ?一味地袒護自己的孩子。兒童的交往沖突是十分自然正確的,嬰兒通過爭奪玩具、相互追跑、扭打來了解其他的孩子或者是人,了解物我關系,使孩子能客觀、獨立地看問題。過于袒護會引起不良的后果,使孩子自我中心意識膨脹,以為自己什么行為都對,而別人什么行為都錯。這樣反而從客觀上降低了兒童的交往能力。 
 
  培養嬰兒交往能力的幾個關鍵 
 
  ?要鼓勵嬰兒與他人交往 
 
  讓嬰兒感到與人交往是很有趣的,不論是什么人。特別要與同齡的兒童交往,因為一個人總是要在同齡人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學會分享。 
 
  讓自己的孩子學會與別的小朋友分享,讓他逐步理解體會一個玩具是可以一起玩的或者輪著玩的。受歡迎的小孩經常主動要求用其他玩具與其他小孩交換玩具。 
 
  ?學會主動。 
 
  孩子不能加入別人的游戲中時心里會難過,如果父母示范給他一些交往技巧會更好些。兩三歲的孩子更多是用動作而不是語言來進行溝通的。如教一些接近的技巧,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邊,帶關肯趣的玩具(吸引別人的注意);主動說好話,叫對方的名字,展開自己的手臂,或者做與其他小朋友一樣的動作等友好舉動。 
 
  ?尊重孩子的行動權,不要過于約束。 
 
  嬰兒到處都爬或走,不斷地探索周圍世界,父母不應過分約束,特別是當孩子與小朋友玩得正高興時,不必過于管束,這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發揮。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交往。除非他們要受傷了,否則就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自己的打架問題。  
 
 
采編自中華母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