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還是不生?

  醫院、大街上隨處可見挺著肚子的“準媽媽”,身邊的朋友、同學、同事也紛紛加入了“準爸準媽”行列。可我的姐姐結婚好幾年了,一直享受著二人世界的自由和甜蜜,目前還是不打算要孩子,這可急壞了她一心想抱孫子的婆婆,常常念叨他們年齡都不小了,應該盡快要個孩子了,讓我姐姐不甚猶豫和煩惱。

  生還是不生?你決定了嗎?我自己在打算要孩子以前,曾經問過身邊很多已經為人父母或者準備為人父母的人們:要孩子的原因有哪些?我得到的回答有:家里有個小孩兒才有不斷的歡笑和樂趣;看著孩子成長,可以獲得快樂和滿足;孩子是我們愛情的結晶和見證;孩子可以讓我和另一半的關系更牢固和親密;孩子可以實現自己這輩子不能實現的理想或愿望;我們都很喜歡小孩┅┅不同的原因概括起來卻反映了基本相同的觀點,那就是強調養育子女在自己生命中的積極意義和價值,看到了孩子的來臨會讓父母收獲哪些,并愿意為此承擔責任和付出努力。

  另一項關于“丁克”(DINK,Double incomes,no kid,雙收入,無子女)家庭的調查發現,除了經濟和社會文化原因,“丁克”家庭不要孩子最主要的心理原因就是重視自我,希望繼續享受二人世界的自由浪漫,不愿讓孩子干擾或破壞現在的生活,如同我的姐姐一樣。“丁克”們強調了養育子女在自己生命中的消極意義,看到孩子的到來必將占據自己的大部分時間和空間,孩子會帶來各種無法預期的麻煩。

  心理學研究者提出了生育價值觀(Value of Children)這一概念,特指人類生養后代的動機或心理需要。其基本問題是:養育子女在自己生命中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也就是說,從心理需要出發,你為什么要孩子?只有首先回答了這一基本問題,接下來才會考慮:想什么時候要孩子、想要男孩還是女孩、想要一個還是兩個孩子等一系列有關生育價值觀的問題。心理學跨文化研究進一步發現:成人的生育價值觀是決定生育行為的心理因素,也是決定父母期望、教養方式、親子關系的重要因素,這些重要因素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有著顯著影響。

  因此,生還是不生,不妨首先了解一下你的生育價值觀,看看你是否已經充分做好了為人父母的心理準備。如果你已經擁有了積極的生育價值觀,那么祝賀你可以充分地享受天倫之樂了;如果你還沒做好為人父母的心理準備,那就放下各種“心理包袱”,先盡情享受甜蜜的二人世界吧!其實“生還是不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是否真正讓你感到快樂幸福?(文/ 鄭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