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現狀:幼稚教育分階層

  快到9月了,新的一個學期即將開始,許多3、4歲的孩子也離開父母溫暖的懷抱,開始了他們學生生涯的第一段旅程——幼兒園,但也就從這第一步開始,我們懵懂無知的孩子便開始經歷著他們所不知道的階層分化。

  每個父母都不愿自己的孩子低人一等,絞盡腦汁為他們營造提升社會地位的機會,已成為為人父母最重的責任和最鬧心的事。而千方百計讓孩子接受好教育已成為最主要的、必備的手段。

  幼兒園已演繹成幼兒階層分化的分水嶺:由于金錢和權勢的作祟下,幼兒教育的日益昂貴和貴族化,使得從幼兒階段開始孩子就開始“階層分化”,而其更嚴重的后果是,給懵懂的孩子純潔的心理投下了可能一輩子都難以消除陰影。

  第一階層——農民工,無錢入園

  為了生計,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得不離開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在社會城市化的進程中,企圖在城市的縫隙里找到自己的一線生機。然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孩子在隨父母漂泊謀生的同時,卻喪失了接受教育的機會。

  記者看到一群3到7歲的小孩,抄著外地口音、渾身臟習習地在樓房前的空地上玩,顯然他們都是沒上幼兒園的孩子。孩子告訴記者,爸爸沒錢,咋上幼兒園呢?看著別的小朋友衣著光鮮的準備上學,他們的眼中流露出的不僅是羨慕,還隱隱透出一絲憎恨。

  一個中年漢子告訴記者:和老婆兩人撿破爛,一月最多能掙1000元,房費、暫住費、加上兩個娃兒四人的伙食,就得花掉600余元,家里還有老爹老媽,還要近200元,那有閑錢送孩子上幼兒園?

  第二階層——城市低收入者,父母代管

  父母在一家國企干了一輩子,小王和愛人也都在這個廠里工作,可愛的女兒3歲半了,但他沒把女兒送進幼兒園,卻讓兩個老人看著。

  小王說:“我們夫妻兩人一月的收入不到1500元,住的還是廠里的公房,很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廠里的幼兒園,一月大約得100多元,可是鄰居的孩子都不在這上,在這幼兒園啥也學不會。幼兒園管理又不到位,女兒還經常被別的孩子欺負。她爺爺奶奶又閑著,就讓她和爺爺奶奶呆在家里,陪著爺爺奶奶,老人開心,孩子很開心。老人每天教她識字、背唐詩,和別的入園的孩子一比,倒學的比他們還好哩。”

  記者看到幼兒園大、中、小班只各有一個,每個班也有10余個孩子,教師多是廠里的工人轉來的,靠廠里給的一點經費維持著。

  第三階層——大老板,貴族幼兒園

  設備高檔、教學質量很好的幼兒園也有,但高昂的收費卻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據了解,這樣的幼兒園,每年一個孩子的花費至少需要7000多元,有的還要交好幾千元的贊助費。

  在一家雙語幼兒園,記者看到他們的收費明細表上,赫然注明每年的贊助費為2000元,工作人員說三年一次交清可以優惠到4500元。見記者對贊助費很敏感,該女士解釋道,現在不叫贊助費而叫預付費,包括物業費、房租和住宿費。記者問為什么別的幼兒園沒有這項費用?工作人員解釋道,這是私立幼兒園,房子是租來的,當然要付費,別的公家幼兒園就不用租房子,就不能收費。

  該幼兒園還把游泳、舞蹈、國際象棋等特色教育項目單列開來,每月收取100元左右的費用,這樣三年下來,一個孩子的花銷就多達2萬余元。

  “不貴,”一位接孩子的男人從他的本田車里伸出頭告訴記者,“不就2萬元嗎?5年前我哥的孩子上幼兒園,老得求別人,這個批字,那個打電話,求爺爺拜奶奶才能進好點的園子,感覺老欠著別人的。現在多好,有錢就能進好園,一年一萬我也掏,咱不能掉份兒!”

  第四階層——小官員,就讓孩子混圈子

  教育與其說是投資,倒不如說消費更準確點,這不是父母的經營就可以決定回報的。但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小張卻認為,絕對是投資,我為孩子選擇一個環境就是投資。

  小張的兒子今年剛3歲,他便求領導把兒子塞進了政府的機關幼兒園。他說,為孩子咱不得不求人,可這是為他以后少求人。原來在政府機關的歷練和磨礪,使他認識到社會關系的重要,就為兒子從小開始打造,進機關幼兒園就是想讓他和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那些很有前途晉升為大官的人的孩子混個臉熟,將來在社會上自然就有了地位。

  據了解,這些地方不光是小官員的兒孫必爭之地,也是一些“有眼光”的老板安排幼教的首選,于是成為“八旗子弟”的樂園。比富比權成了園中幼兒的時尚,進入這類幼兒園執教,也是幼兒教師的夢想,她憑此就可操縱一批豐富的社會資源,辦事就會特省事,一個電話,一張條子就能辦了普通人跑半年也辦不成的大事,就是有了違法行為,也能很快找到保護傘。

  一位在此類幼兒園執教的朋友說,一次她男朋友見賣假煙賺錢,就進了兩箱。可賣了沒半箱就被煙草公司的人查了,要扣煙封門,還要罰款。男友趕快打電話給她,她一翻幼兒家長通訊錄,打了三個電話,不過20分鐘,工商的、質監的、政府市場辦的還有兩個大領導的秘書就趕來了,最后不僅沒罰款,連假煙也留了下來,只是告訴她男友,以后可不能這么集中的賣,和真煙摻一起就沒事了。

  古人云“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一個人的一輩子是在七歲以前就基本定型了。社會心理學者和贏告訴記者,弗洛伊德先生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就指出了幼兒期經歷對人一生的決定作用,這一觀點也得到現在最為風行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證實。幼兒期教育就像打造樓房的地基,任何的偏頗都會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他的人生軌跡。然而目前我國現行的幼教體制,卻將這一切推向了市場,過早讓孩子接觸到社會的不良影響,對其個人心理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甚至會引發大面積的心理扭曲。

  最后,和贏建議,中國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推行社會保障國民教育,即把包括幼教在內的基礎教育列入社會保障內容,只要是國家的合法公民,就享有同等的全免費基礎教育,其費用通過國家征收基礎教育稅來實現。這也許是解決不公平幼教扭曲幼兒心理的最好的辦法。

  學前教育新資訊網采編(責任編輯:Cx)
  采編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