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性早熟常見誘因有哪些

  孩子性早熟有兩種,一種是中樞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另外一種是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的性發育的過程和正常青春期發育的順序一致,只是年齡提前;外周性性早熟主要是第二性征提前發育(乳房發育、月經提前等)。由食物等外因引起的性早熟成為外源性性早熟,是外周性性早熟的一種。 


  引起兒童性早熟的原因很復雜,常見報道的誘因有: 


  食品 


  ●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 包括冬蟲夏草、人參、桂圓干、荔枝干、黃芪、沙參等。尤其廣東人,喜以藥膳煲湯。中醫指出,越是大補類的藥膳,越會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 


  ●禽肉、特別是禽頸 現今市場上出售的家禽,絕大部分是吃拌有快速生長劑的飼料喂養的,禽肉中“促熟劑”殘余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由此,吃鴨頸、鵝頸,就成為“促早熟”的高危行為。 


  ●反季節蔬菜和水果 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紅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蘋果、橙和桃,幾乎都是在“促生長劑”的幫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給10歲以下的兒童食用。 


  ●油炸類食品,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炸薯片 過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余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 


  ●聲稱能使孩子“更高更壯”的兒童口服液 針對兒童市場的補劑和口服液,相當部分含有激素成分。盲目地跟隨廣告給孩子濫補,有很多孩子會由于盲目、過量補鋅造成性早熟的。“鋅又被我們稱作性激動劑,如果盲目服用極易造成孩子性發育提前。 


  環境的污染 


  近年來,國內外已有大量的學者報道,由于洗滌劑、農藥及塑料業制造廠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及其分解物質,自然界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類激素污染物。 


  專家認為,從食物中進入人體的激素和類激素物質破壞生理平衡,這可以成為假性性早熟的直接原因。而環境類激素污染物則成為其發病的重要促進因素,這可能是當前兒童性早熟發病明顯上升的主要因素。 


  光照過渡 


  國外有報道說開燈睡覺會引發性早熟,專家解釋說,這是由人體內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引起的,褪黑激素能抑制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可以防止性早熟。當人在夜間進入睡眠狀態時,松果體會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天亮時便停止分泌。人類的松果體一般在兒童中期發育至高峰,抑制性腺的過早發育;但從7-10歲起,松果體開始逐漸退化,性機能隨之慢慢增強。兒童若受過多的光線照射,會通過減少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性早熟或生殖器過度發育。 


  雙酚A(BPA) 


  美國一家環保組織有一項研究調查顯示,含有雙酚A(BPA)的塑料奶瓶是存在著安全隱患的,最好還是不要使用。研究人員對歐美市場上幾種主要的塑料奶瓶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95%的塑料奶瓶中含有的化學成分Bisphenol(BPA),有研究認為BPA進入人體后會增加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風險,其中對嬰幼兒的危害尤為嚴重:會破壞荷爾蒙,引起基因突變,有可能引起女孩性早熟,并導致生育能力下降、癌癥等疾病。 


  溫馨提示:要預防寶寶性早熟,就要遠離污染,在孩子的飲食上一定要做到營養均衡、粗茶淡飯、蔬菜常伴,營養過剩往往容易促使寶寶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