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簡稱“先髖”)是小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孩多于男孩,二者比例約為6︰1,左側比右側多發,雙側脫位者較少。
先髖的4大原因
1。一些機械性的因素,如胎兒在子宮內髖關節過度屈曲或在子宮內處于臀位(特別是伸腿臀位),以及分娩時助產士拉扯胎兒的雙下肢時用力過猛等,都會誘發此病。
2。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導致本病。
3。由于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髖關節松弛、半脫位或脫位。
4。遺傳因素也較明顯,如果母親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則其子女也易出現此病。
當有上述方面的情況存在時,家長就要格外注意寶寶是否有髖關節脫位的異常表現。
如何早期發現
由于患有該病的寶寶在出生時大多無明顯的癥狀和體征,所以家長及一些經驗不足的醫生在該病的早期一般很難發現,家長大多是在寶寶開始走路時才注意到異常癥狀。但是此時,有些粗心的父母仍然認為,寶寶走路不穩或跛行不過是缺鈣的表現或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所以往往只是單純地給寶寶補鈣。這樣就很容易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而導致寶寶發生不可逆轉的髖關節炎,以及不同程度的肢體殘疾。
其實,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只要早發現、早治療,療效還是十分有效的,很大一部分寶寶都可以完全治愈。那么,家長怎樣做到早期發現呢?
1歲以內先髖的6個表現
1。寶寶的一側下肢活動減少,蹬踩的力量明顯低于另一側肢體。
2。寶寶兩側大腿的內側皮膚皺褶不對稱,患側皮膚皺褶較多,且皮膚紋理比健康的一側要深。
3。給寶寶更換尿布或洗澡時,可經常聽到異常的關節彈響聲。
4。寶寶平臥并伸直并攏雙下肢時,可見到其雙側下肢不等長,患側下肢要比健康的一側短。
5。寶寶的患側髖關節可出現活動受限,且患側肢體常常處于屈曲位,不愿意伸直,無力。當家長牽拉寶寶的患側下肢時,其肢體可伸直,但松手后又會馬上恢復為屈曲狀。還有少數寶寶,可在患側下肢被牽拉時,因疼痛而哭鬧。
6。寶寶的臀部及會陰部要比正常嬰兒的同一部位寬,若寶寶是雙側髖關節脫位其癥狀則表現得更為明顯。
學步期先髖的4個表現
1。寶寶開始行走的時間較正常的寶寶晚。
2。單側髖關節脫位時,寶寶步態呈跛行;雙側脫位時,站立時骨盆前傾,臀部后翹,腰部前凸特別明顯,行走呈搖擺步態(鴨步)。
3。讓寶寶仰臥,雙側髖、膝關節各屈曲90°時,雙側膝關節不在同一平面上。推拉患側股骨時,股骨頭可上下移動,似打氣筒樣。
4。髖關節外展活動受限。
Tips
有一個簡單的檢查方法,家長可以掌握。寶寶躺著,將其雙髖朝兩邊展開(膝蓋呈直角,大腿與身體垂直)。如果寶寶的雙腿硬硬的,展開很困難,基本可診斷為先髖;如果寶寶兩條大腿的條紋不對稱、腿有長短,也可診斷為此病。骨骼疾病檢查確診時多采用X線拍片檢查,但是要注意的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骨骼未鈣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拍X光片常常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讓寶寶白白遭受X光的傷害,所以新生兒期(出生后至6個月)進行細致的臨床檢查特別重要,10個月以上的寶寶骨骼發育較完全,可用X線確診。
膝蓋高低不一
兩邊皮膚皺褶不對稱
雙腿打開角度不一致
3階段的治療
1歲以內
使用帶蹬吊帶法治療。出生后8~9周,發現髖關節有半脫位或脫位,可使用帶蹬吊帶6~9個月。使用帶蹬吊帶僅限制髖關節的伸展活動,其他活動不受限。除個別有阻礙復位的因素外,絕大多數寶寶都可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也可用連衣襪套法及外展位襁褓支具法,使用4個月以上,醫生會根據情況選擇具體治療措施。
帶蹬吊帶治療法
1~3歲
對部分癥狀較輕的寶寶,仍可使用帶蹬吊帶法治療。若使用4~6周后不能復位者,可改用手法整復,然后用石膏固定。
整復方法為在全身麻醉下,寶寶仰臥位,患側髖、膝關節各屈曲90°,沿大腿長軸方向做牽引,使股骨頭納入髖臼內。達到整復后,由于蛙式石膏容易影響股骨頭的發育,也容易產生缺血性改變,故目前國內、外小兒骨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多采用髖人字石膏,即髖關節僅外展80°左右,膝關節微屈,上石膏后允許寶寶帶著石膏踩地活動。
4歲以上
此時髖關節脫位程度已經加重,骨與軟組織的繼發性改變也較嚴重,有時會有感染,手法整復難以成功,應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有沙爾特骨盆截骨術、股骨旋轉截骨術等。
6大護理措施
1。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保持房間內空氣清新流通,依氣候變化增減衣被,傳染病流行季節注意預防疾病流行,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多飲水,有內熱時可遵醫囑服用清熱藥物。
2。保護皮膚
每天給寶寶擦洗全身,及時更換嬰兒尿布,定時接留小兒尿液。大小便污染后及時擦拭,保持皮膚干爽,防止尿布性發炎發生。保持床單整潔,防止零食、碎屑摩擦皮膚,造成破損。對長期臥床的寶寶,家長要仔細觀察皮膚情況,定時變換體位,減輕皮膚受壓,預防褥瘡發生。將銳利的物品(如刀、剪)和熱水瓶遠離寶寶,以防刺傷和燙傷。
Tips
蛙式石膏或髖人字石膏固定后寶寶多有不舒服感,會哭鬧,家長要密切觀察石膏邊緣處及骨突處是否有壓傷,皮膚是否有磨損。寶寶背部的皮膚很薄,平臥時石膏邊緣易摩擦皮膚,應將背部及腰兩側墊一塊長條型的毛巾,減輕皮膚摩擦,防止壓瘡。
3。仔細觀察病情
由于小兒對周圍事物缺乏認識,生性好奇好動,對牽引后肢體制動不知配合,所以家長應該主動向醫務人員了解基本知識及如何維持治療工具的有效功能。經常檢查牽引工具有無松脫,皮膚有無水包、壓紅,發現異常要及時通知護士。使用骨牽引治療時,家長要避免骨牽引針的針眼被污染,不要觸碰鋼針,保持寶寶被牽引的肢體處于外展位。
4。防止窒息
喂食時,不可哄逗寶寶,也不可速度太快,或一次進食過多,以免引起誤咽。在哺乳及飲食后將寶寶頭部稍抬起,保持右側臥位20~30分鐘,避免溢奶、嘔吐等引起誤吸誤咽,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不要讓寶寶獨自吃花生、豆子等食物,以防咀嚼不當,或誤吸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同時還要防止寶寶將小零食自行塞入鼻孔和耳孔。
全麻術后防嘔吐、誤吸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氣管,家長要隨時清理寶寶口腔內的分泌物。一旦出現誤吸而憋氣、嗆咳、紫紺、呼吸困難等窒息癥狀時,要立即通知醫務人員。
5。警惕血液循環障礙
嬰幼兒啼哭往往是病情變化的最早期,家長可以根據哭聲強弱、持續時間長短以及伴隨表現來判斷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啼哭,并及時檢查支具、牽引、石膏固定的松緊度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環、警惕由于血液循環障礙所致肢體疼痛。同時要經常主動觀察寶寶肢體末梢的血液循環。
6。避免傷口滲血較多
家長要密切觀察傷口敷料有無被血滲濕,還要觀察引流液的量和色。對行石膏固定的寶寶,應觀察石膏里面出血情況。醫務人員會沿石膏上血跡的邊界用鉛筆圈劃并注明時間以明確是否繼續出血。如果有出血可遵醫囑預防性地應用止血劑,出血較多時加大止血力度,防治休克。術前、術后要重視寶寶的營養(尤其是挑食的寶寶),注意飲食調節和靜脈補充營養,以防止發生貧血,增強機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