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療法是首選
在中醫學里,燥邪是六淫之一的致病因素,燥邪致病,易傷津液,表現為人體皮膚干燥、皸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燥邪又易傷肺,使肺失宣肅,而出現干咳、少痰等癥狀。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津液不足,則易出現大便秘結。所以,秋季御“燥”,當以 “滋潤”為法。
● 補充水分,保持濕潤
在這一時節,首先要保證寶寶每天攝入足夠的水分。寶寶一次喝不了太多水,可以少量多次喂服。最好的飲品是白開水,也可以給寶寶喝些梨汁。有的家長愛給寶寶喝秋梨膏,但一定不能添加太多,以免影響寶寶的食欲,引發齲齒。
● 適當多吃滋陰潤燥的水果
比如甘蔗、梨、蘋果、葡萄、獼猴桃等,這些水果含有豐富的汁液,能為人體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及營養,具有明顯的潤燥作用,尤其是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 少食辛辣
秋季要注意少吃辛辣、煎炸、燒烤之品,韭、蒜、蔥、姜、椒等味辛之品也應適量。可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 的綠色蔬菜,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也要適量。
● 少吃干果
如桂圓、干荔枝、各種果仁類等。
秋燥1、爛嘴角的預防&治療
秋風一起,小寶寶的嘴唇就會失去往日的滋潤,變得有些干燥、起皮,年齡大一些的寶寶可能出現口角皸裂,哭或笑時開裂出血,口唇周圍潮紅,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影響進食,這就是“口角炎”,俗稱“爛嘴角”。
怎么辦
預防爛嘴角,首先要注意飲食上避免辛辣,多吃些潤燥的食物,同時還要讓寶寶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B 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胡蘿卜、新鮮綠葉蔬菜等。寶寶嘴唇干時可涂抹少許香油。如果爛嘴角比較嚴重,可以口服維生素B2,涂用金霉素軟膏等。
秋燥2、皮膚干燥的預防&治療
寶寶的皮膚嬌嫩,對外界的變化反應較大,秋季氣候干燥時,皮膚也容易變干、脫屑,甚至皸裂。
怎么辦
平時要經常給寶寶裸露在外的部位,比如臉、手或油脂分泌少的部位如腳后跟等部位涂抹兒童專用的潤膚品,盡量避免在風大的時候出門,不要使寶寶的皮膚長時間暴露在干燥空氣中。如果寶寶全身的皮膚都比較干燥,而且發癢,可在洗澡水中滴入數滴嬰兒潤膚油,洗完澡后再全身涂擦潤膚霜。適當給孩子增加富
含維生素A 和維生素B 的食物,如雞蛋黃、豆類、胡蘿卜等。
秋燥3、流鼻血的預防&治療
秋天空氣干燥,鼻腔容易干澀、發癢,使得寶寶經常揉鼻子或挖鼻孔。而寶寶的鼻黏膜柔嫩,血管豐富,用力稍大就會使鼻腔內的毛細血管破裂,引發鼻出血。
怎么辦
可經常讓寶寶喝些梨汁或荸薺水,并用香油涂抹鼻腔前部黏膜,以減輕干燥感。如果寶寶出現鼻出血,可用手指緊壓患側鼻腔上部,并用涼水輕拍寶寶前額近鼻根處止血。若寶寶鼻子出血嚴重或伴有其他不適如發熱、其他部位出血、多次反復出血,都要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秋燥4、便秘的預防&治療
燥邪易傷肺,而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津液不足則發生便秘,表現為大便間隔時間較長,或雖然每天都有大便,但大便干結,排便困難。
怎么辦
多喝水,1 歲以上的寶寶可適當喝些蜂蜜水;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粗糧、各種蔬菜。另外要養成寶寶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寶寶已有便秘,可采用以下方法來幫助寶寶解除便秘的痛苦:
● 在寶寶空腹時,用手掌蘸取適量的潤膚油,在寶寶腹部做順時針按摩,力量適度,以寶寶能耐受為宜。
● 服用一些腸道益生菌如媽咪愛、雙歧桿菌等,幫助腸道建立菌群平衡,以助大便排出。
● 如果寶寶不排便時間較長,可用干凈的小肥皂條或開塞露擠入肛門,以刺激排便。但這種方法只能作為偶爾救急之用,不能頻繁應用,以免產生依賴而加重便秘。
秋燥5、干咳的預防&治療
燥邪最易傷肺,肺氣失宣,肺氣上逆,則為咳嗽;又因燥邪傷津耗液,故咳嗽痰少或黏稠難咯。咳嗽根據其伴隨癥可分為涼燥和溫燥。
秋有夏火之余氣,為燥邪之偏于熱者,感之則為溫燥。具體表現為:初起鼻塞,頭痛,微寒,身熱,唇鼻干燥,嚴重者干咳不斷,咽喉癢痛,痰少不易咯出或粘連成絲,心煩口渴,舌質干紅少津,苔黃,脈浮數。秋又有近冬之寒氣,為燥邪之偏于涼者,感之則為涼燥。具體表現為: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干燥的現象,如唇燥咽干,干咳連聲,胸悶氣逆,皮膚干而不潤,舌苔薄白而干等癥狀
怎么辦
多吃一些有生津潤肺功能的食物,如梨、荸薺、藕、蜂蜜等;飲食清淡,避免口味重及辛辣之品;在房間里擺放一個加濕器,或者放一盆清水、晾一塊濕毛巾,以增加空氣濕度。如果發生燥咳,較輕者可服用冰糖梨水、羅漢果泡水,或把梨子去心,加川貝母細粉3g、白糖適量,隔水蒸熟服食。以上方法如果無效,要去醫院就醫,讓醫生辨別是溫燥還是涼燥,以便辨證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