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刺激可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嬰兒學習主要是通過感覺器官,包括視、聽、嗅、味、觸、本體等六種感覺。積極地利用各種感覺發育的敏感期進行感覺刺激,是開發寶寶智慧潛能的最佳途徑。那么如何才能利用各種刺激去促進寶寶的智力開發呢?


  視覺刺激


  寶寶一出生就有視覺功能,他喜歡追視光亮及母親慈祥的面孔,還有色彩艷麗、對比明顯的玩具圖案。在哺乳時,媽媽要注視寶寶的雙眼,使寶寶能盡早地認識媽媽。可掛些小玩具在床旁,或在床柱上方拉一條繩子掛玩具,寶寶會被這些光亮、形狀不規則的小東西所吸引。在寶寶房間的墻上或床頂上掛些圖片、照片或彩色壁紙,并且經常更換,能帶給寶寶色彩刺激。


  聽覺刺激


  在寶寶吃飽睡足后,媽媽要常和寶寶對話,親切地呼喚其名或放首輕柔流暢的音樂,這時寶寶會手舞足蹈、咿呀學語。反復地對話,可促進寶寶早日說話。當寶寶稍大點時,從房間的不同地方向寶寶說話或搖鈴鐺,看他會不會聽到并用眼睛追尋聲音的來源;讓寶寶聽搖鈴聲、注視搖鈴,并引導寶寶去搖動它,使它發出聲音。


  嗅覺刺激


  寶寶的第一個嗅覺判斷是能嗅出媽媽身上特有的體味,從而尋找到乳房;遇到冷空氣刺激可打噴嚏。可以經常讓寶寶適當地聞一聞酸味(食醋)、白酒味、香水味等,以刺激嗅覺發育,增強其嗅覺判斷能力。


  味覺刺激


  寶寶出生后的第一個味覺刺激是母乳或配方奶。如果不及時給其他的味覺刺激,將會引起寶寶偏食、拒食。所以應當在寶寶1個半月時適當地喂些橘子汁;3個月左右可以用筷子沾些各種菜湯給寶寶嘗嘗味兒;用奶粉喂養的寶寶,應3~5個月換一種奶粉,避免長期使用單一口味的奶粉。


  觸覺刺激


  每天都應給寶寶洗澡,其意義除了清潔,也是讓寶寶有最早的觸覺刺激。觸覺刺激不良的寶寶,長大后可能會出現人際關系的淡漠、心理障礙等。在給寶寶洗澡時,媽媽要對寶寶進行全身的撫摸,手、腳心也要多多按摩。平時要注意手部的觸覺刺激。如讓寶寶觸摸不同質地(如木質、塑料、布)、不同形狀(圓形、長形)、不同溫度(涼水、溫水)的物品。媽媽將寶寶抱緊在胸口,可以使某些寶寶較少哭泣。當寶寶稍微大一些時,可在溫暖的房間中,讓寶寶裸身躺在平滑的、柔軟的、有絨毛或皮毛等的東西上,讓他有不同的感覺;讓寶寶感覺小貓舒服時發出咕嚕的振動、說話時喉頭的振動、收音機或電視機的共鳴;準備一些絨毛絨布或塑料做成的玩具動物、娃娃,給寶寶摟抱著玩。


  本體感刺激


  本體感覺又稱為平衡感覺,及時地將寶寶豎抱起來或將寶寶由仰臥轉到伏臥,感受不同體位的地球引力,對寶寶將來的大運動協調力及立體感判別有重要的意義。可在寶寶高興時輕輕地用雙手托起在空中做“蕩秋千”的游戲,訓練其運動平衡能力;也可將寶寶平放在床上,拉住雙手使其坐起、躺下,配以兒歌反復訓練。


  六種感覺的刺激對寶寶的整體發育,包括智力、心理及學習生活能力等,都有重要意義。如果能從嬰幼兒期就注意全面均衡地進行六感訓練,將使您的寶寶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