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也會有抑鬱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  陳福國教授 

  在關心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大家一般都關注他們的思想品德,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卻較少注意他們的情緒狀態。其實孩子的情緒狀態是健康心理的一種體現,是健康的組成部分,也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孩子們在眾多不良的情緒表現中,抑郁是十分常見的情緒狀態,應該倍加識別和關心。 

  孩子們不象成人能夠較直接明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體驗。他們雖然也試圖表達情緒,但和成人有很大的區別,用的是一種間接表達方式。以下是孩子抑郁狀態的常見表現:以前對什么都感興趣的小朋友現在變得死氣沉沉,興趣低落,活動減少;出現持續的沮喪、哭泣或時常莫名其妙地激怒、發脾氣; 對自尊和自我價值的低估,經常說我不好,很傻,沒有人喜歡我;食欲的變化(飽食或厭食);睡眠的變化(愛睡懶覺或警醒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出現困難;沒有軀體疾病而出現頭痛、胃痛、全身不適、尿頻多便等癥狀。⑦原來很好動,現在變得懶洋洋;感到做人沒有意思,死了才好,等等。總的來說,如果孩子的行為有明顯的變化而又沒有軀體方面的疾病原因,就應該考慮是否是情緒的反應。 

  對于孩子抑郁的處理需要全面考慮和實施。通常一時的情緒波動,表現為抑郁情緒可以求助于學校的專職心理輔導老師,他們能給孩子心理方面的支持和行為方面的指導,使孩子能合理地應對產生不良情緒的生活事件,調整情緒。對于較長一段時間持續性的心境低落,要考慮是否已進入了抑郁狀態或抑郁障礙,家長應帶孩子到醫院去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進行診斷和鑒別。如果孩子有自殺的念頭和行為動向,則應及時送往精神病醫院考慮住院治療。 

  在發達國家心理治療是治療孩子抑郁的第一選擇。在我國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生掌握了各種心理治療的技術,能給抑郁的孩子提供心理治療服務。心理治療具有標本兼治的效果,能幫助孩子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處理他面臨的問題,并學會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如何應對各種困難。 
  (轉載自《文匯報》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