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收縮異常的三種表現

  正常宮縮有一定節律性、極性和一致性,并有相應的強度和頻率。出現異常時,則稱為產力異常,分為宮縮乏力、不協調及亢進三種,以宮縮乏力最常見。


  子宮收縮乏力


  宮縮可自分娩開始時即微弱無力,亦可在開始時正常,其后逐漸變弱,前者稱“原發性宮縮乏力”,后者為“繼發性宮縮乏力”。二者的原因及臨床表現相似,但后者多繼發于機械性梗阻。


  一、原因


  (一)精神因素 多發生于產婦精神過于緊張或對分娩懷有恐懼心理,致大腦皮層功能失調,影響對宮縮正常調節。


  (二)子宮因素 子宮壁過度伸展,如雙胎、羊水過多、巨大兒,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等,均能影響宮縮。


  (三)胎先露不能緊貼宮頸部 不易反射性引起宮縮,常見于頭盆不稱、臀位及橫位等。


  (四)藥物影響 臨產后應用大量鎮靜劑,抑制了宮縮。


  (五)內分泌失調 妊娠末期雌激素或催產素不足或孕激素過多,乙酰膽堿減少或子宮對乙酰膽堿的敏感性降低,均可影響宮縮。


  (六)其它 臨產后,產婦過度疲勞,進食少,或第一產程后期過早使用腹壓、或膀胱充盈影響胎先露下降等,均可造成宮縮乏力。


  二、臨床表現


  宮縮乏力常使產程延長,如超過24小時,稱“滯產”。子宮收縮力弱,張力減低,收縮持續時間短而間歇長,即使在收縮時宮壁亦不太硬,產婦多無不適,但產程過長可出現精神焦慮及疲乏。如胎膜未破,對胎兒多無不良影響。


  三、處理


  首先應詳細檢查有無分娩梗阻,有梗阻者應作相應的處理,無梗阻者應多加安慰鼓勵,注意其營養及休息,必要時給鎮靜劑,并注意水及電解質平衡。產程超過 24小時或破膜已12小時者,應給抗生素預防感染。經上述處理,產婦在獲得數小時的休息后,宮縮一般可好轉,順利結束分娩。如無效,可試以下方法刺激并加強宮縮:


  (一)灌腸或導尿 熱肥皂水灌腸,可促進宮縮。排尿有困難者可導尿。


  (二)針刺 針刺三陰交、合谷,興奮手法,或合谷穴注射維生素B125-50mg.


  (三)人工破膜 胎頭已銜接,宮口開大2~3cm無頭盆不稱者,可人工刺破胎膜,使先露部與子宮下段及宮頸緊貼,以反射性引起宮縮,破膜時間應選在二次宮縮之間。


  (四)催產素 靜滴,可引起強烈宮縮,切忌一次大量使用,以免引起強直性宮縮,致胎兒窒息死亡,可造成子宮破裂。使用前必須除外頭盆不稱及胎位不正。胎頭高浮者忌用。用法如下:


  催產素2.5u或5u加于5%葡萄糖500ml內靜滴。開始每分鐘10~15滴,如不見宮縮加強,可漸加快,最多以每分鐘不超過40滴為宜。滴入時應嚴密注意宮縮、先露部下降及胎心音變化情況,如收縮過強或胎心率變化,應減慢或停止靜滴。


  經上述處理后,宮縮多能轉強,宮口漸開,胎兒順利娩出。如無效,應考慮手術助產。無論從陰道分娩或剖宮取胎,均應注意預防產后宮縮乏力性出血。


  子宮收縮不協調


  臨產后宮縮失去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稱宮縮不協調。有以下兩種:


  宮體與子宮下段宮縮強度相等,甚至下段反較宮體為強,宮縮頻率與強度亦不規則,陣縮間歇時子宮肌肉不放松,宮腔內壓力較正常為高,稱高張型宮縮不協調。由于宮縮失去極性,雖強度較大,但不能有效地促使宮頸擴張及胎兒下降。


  由于子宮壁某部肌肉呈痙攣性不協調收縮,可出現局限性環形狹窄。此環可出現在子宮的任何部分,但較常發生在子宮上下段交界處及宮頸外口,多圍繞胎體的較小部分,如頸、腰或肢體等處,常發生于反復過度的局部刺激之后。陰道檢查可捫到堅硬而無彈性的狹窄環、位置固定,其上下部分子宮肌肉不緊張,與子宮破裂先兆的病理性收縮環有本質區別。


  一、原因


  (一)產婦精神過于緊張。


  (二)催產素應用不當。


  (三)常見于枕后位,頭盆不稱及羊水過少。


  二、臨床表現  


  宮縮強,間歇短,在間歇期子宮張力較大,產婦感劇烈腹痛往往煩燥不安,進食很少,不能充分休息,多伴有腸脹氣、嘔吐及尿潴留等。因子宮肌壁持續緊張,影響胎盤血循環,胎兒可發生宮內窒息,甚至因缺氧死亡。


  三、處理


  主要是調節宮縮,使其恢復節律性、極性及一致性。可給予較大量鎮靜劑,如肌注杜冷丁10mg和莨菪堿0.3mg.產婦經充分休息解除精神緊張后,宮縮多能逐漸恢復協調,產程得以順利進展。如仍得不到糾正,同時胎兒有窘迫現象者,應考慮剖宮結束分娩。


  高張型宮縮不協調如發生在應用催產素過程中,應立即停藥,并注射鎮靜解痙劑,如杜冷丁及阿托品,必要時給乙醚吸入。


  為了預防出現局限性狹窄環,應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出現后,除給予杜冷丁(或嗎啡)外,還可給乙醚或1‰腎上腺素0.15~0.3ml肌注或舌下含化三硝酸甘油等,待環松解后酌情結束分娩。


  子宮收縮過強


  根據頭盆是否對稱,可出現兩種不同后果。


  宮縮強而頻,如無頭盆不稱,宮口常迅速開大,先露部迅速下降,胎兒娩出全過程可在3小時內完成者,稱“急產”,多見于經產婦。因分娩過快,常致措手不及,易發生嚴重產道損傷、胎盤或胎膜殘留、產后出血及感染。由于宮縮過頻,致使胎盤血循環受影響,易發生胎兒窘迫、死產或新生兒窒息等。此外,胎頭通過產道過速,也可引起顱內損傷。如注意不夠,胎兒有可能產出時墜地受傷及發生臍帶斷裂出血等。


  對陣縮過強及有急產史者,應加強觀察并提前作好接生準備,也要做好預防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窒息急救的準備。陣縮過強,可給氧氣吸入或肌注阿托品0.5mg,以防因胎盤血循環受影響而危急胎兒生命。消毒不嚴者,母子均應給抗生素預防感染,必要時給嬰兒預防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產后仔細檢查產道,密切觀察新生兒有無顱內出血及感染。


  如因頭盆不稱或因其它原因使分娩受阻,子宮可出現強直性收縮,上段有過度的收縮與縮復,變肥厚,下段極薄且有壓痛。因子宮上下段肌壁厚薄相差懸殊,在交界處可出現一環形淺溝,稱“病理性縮復環”,為子宮破裂先兆,同時常伴有血尿,如不及時處理,必將發生子宮破裂。胎兒存活者可剖宮,如已死亡可酌情毀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