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情商寶寶 從0歲起

  塑造情商的主要因素? 

 

  Q:寶寶的情商是否是先天遺傳的?

 

  A:簡言之,既是又不是。我們個性的某些方面的確是天生的,比如一些基本的性情特征:活潑程度、隨和與否、適應性強弱、反應快慢、持久性、注意力的廣度等。但在嬰幼兒期,環境對于這些性格基本因素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沒有一個人的情商是完全靠遺傳的。大多數的專家認為,一個人的情商要比其他智力因素更容易被環境影響和塑造。

 

  數十年的有關人類行為發展的研究表明,我們成年后變成什么樣是“天生”與“教育”的共同作用。因此,爸媽完全可以在教育這方面努力,對寶寶情商的發展施加影響。

 

  情商發育從何開始?

 

  Q:情商什么時候開始發育?

 

  A:寶寶的情商在出生之后的很短時間內就會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她在出生后有兩種原始的情感——開心和不開心,這兩種情感構成了寶寶早期的語言。寶寶通過這種“語言”來試探她們所處的新環境,并用之交流。她們通過這樣“情感語言”來表達自己生理和感情的需求,然后從爸媽這里得到相應的回應。

 

  新生兒通過表達對基本需求滿足與否而引發的快樂和不快樂的情緒,來和爸媽緊密聯系,并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感受安全感。在這樣穩定的環境中,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大腦中的情感反應區開始發育。慢慢地,寶寶從單一的不開心的情緒發展到其他多種負面情緒,諸如恐懼、生氣和沮喪,從單一的開心的情緒發展為其他多種積極的情緒。通常情況下,這些初級的情緒都會在一歲前出現。

 

  高情商比高智商更重要? 

 

  Q:為什么我必須要在關注寶寶的智商之前先關注她的情商?

 

  A:這是因為相對于智商而言,在情商的發育與完善過程中,教育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寶寶出生后,情商是爸媽可以通過施加影響而進行改變的。而智商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傳決定的,教育的效果相對來說就要遜色一點。

 

  另外,研究顯示情緒安定的寶寶在學習和回放信息的時候效率更高。換句話說,擁有高情商的寶寶能更好地發揮她們智商的潛力。最重要的是,一個情商培養良好的人有助于通過“自我認知”的方式長久地保持快樂的心態,同時在人際關系方面也能做得很成功。

 

  情商提高時的表現? 

 

  Q:我怎么才能知道寶寶的情商獲得了提高?

 

  A:目前雖然沒有有關學齡前兒童情商的標準測試,但還是有一些方式可以幫助爸媽用來分辨寶寶的情商是否提高。

 

  * 寶寶開始頻繁使用帶有感情色彩的語言來陳述,諸如“當你##時,讓我覺得……”

 

  * 她們會用言語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代替原來的尖叫。

 

  * 她們有關自身負面情緒的流露會越來越少。

 

  * 發脾氣的周期、頻率和強度都會減少。

 

  * 緩解負面情緒,諸如恐懼、悲傷和生氣等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 你的寶寶開始注意并辨別他人的情緒表達方式,特別是兄弟姊妹或者是朋友的。

 

  * 對于他人的情感表達,她們能夠感同身受。

 

  * 與其他寶寶的沖突會日趨減少,火暴爭吵場面的控制會越來容易。

 

  一個人的情商是否有規律可循或者是否可以檢測?

 

  我們并不幻想能輕易地建立一個簡單的測試機制,或者可以把人類情感這樣復雜的事務量化為一系列的數值。但是情緒化行為的某些方面的確是呈現出可測量的特質的。目前而言,對情商的檢測學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心理學上,對于情商的研究也只處于比較基本的階段。一些檢測方法已經得到應用(比如多元情商標尺、情商量表等),研究者們正在努力地改進這些測試的方法。

 

  發脾氣 

 

  Q:寶寶大概什么時候會開始發脾氣?

 

  A:在1歲左右,寶寶就可能開始會發脾氣。通常情況下,兩歲左右肯定會出現這一跡象。事實上,開始發脾氣正是“討人嫌的兩歲”的一個顯著特點,這完全是正常的發育表現。雖然說所有的嬰兒在感到不開心時都會哭泣,但這不是她們發脾氣的表現。只有在她們有所行動時(和聲帶配合著),比如通過耍賴躺倒,又踢腿又跺腳等行為表達她們的挫折、失望和憤怒,她們才是真的在發脾氣。

 

  促進0~12月齡寶寶的情商發展 

 

  0~1 month

 

  投入時間和精力和寶寶建立親密關系,把寶寶抱在懷里、對寶寶微笑,和寶寶進行眼神的交流,及時對寶寶發出的信號和提示做出正確的反應。爸媽在寶寶身上花費的時間越多,越能對寶寶的需求進行正確的判斷。當寶寶因為不快而哭鬧時,要馬上安撫她,爸媽平靜的語調、愉快的面部表情、歌聲、溫柔的姿態、搖擺或溫柔按摩都能讓寶寶舒服起來。為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而做的一切嘗試都能為寶寶建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心。 

 

  當然也不用每時每刻都關注寶寶,寶寶覺醒時的獨處對寶寶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爸媽要體貼寶寶獨有的敏感和特殊需求,不要怕寵壞她。比如,有些寶寶總是要有人抱,這是因為她比其他寶寶需要更多的與親人的接觸,那就滿足她多多抱她,這不是溺愛,而是未來情感的發展的重要基礎。及時并且盡可能地滿足寶寶還能夠鼓勵寶寶更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1~3 month

 

  * 有時候,爸媽不明白寶寶的需要是什么,寶寶到底為什么在哭。不用擔心,寶寶其實明白你正在盡力嘗試,這種發自內心的關心本身就是很有價值的,寶寶并不需要一位完美的媽媽或者爸爸,一位不斷嘗試直到成功的家長對寶寶就足夠了。當需求不被爸媽所理解和回應時,對寶寶來說也有好處,寶寶會因此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培養了耐心。她也理解了一件事,媽媽和她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分開的兩個人。這種體會也能在未來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 讓寶寶照鏡子也能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她可以凝視鏡中的自己,了解錯綜復雜的面部特征。嬰兒也可能啟動某種“互動”,與她的鏡像咕噥。

 

  * 在不同的時間段,寶寶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有時寶寶需要互動和玩耍;在有些時候,則需要平靜。爸媽要尊重寶寶不斷轉變的需要,在寶寶沒情緒時,不要強迫她。

 

  3~6 month

 

  * 在和寶寶互動時,如果寶寶還沒準備好或者沒心情時,她會把頭轉開。爸媽要注意這些信號并做出反應。互動型的交流是很重要的,當寶寶不會說話時,可能是聲音和表情、身體動作之間的對話。比如,爸媽在對寶寶說話時,停頓一下,看看寶寶會不會有所反應,如果他用聲音來回應你,請重復她發出的聲音;用動作,就請重復她的動作。這些經驗能幫助寶寶享受與他人之間的互動,爸媽要花更多時間在這方面。

 

  * 為了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有個深刻的認知,還可以讓寶寶玩和身體有關的游戲,比如讓寶寶把手它放在她五官各部位,并向她解釋。

 

  * 盡管現階段的寶寶還不會說話,爸媽還是要抓住各種機會幫寶寶表達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你拿不到玩具,不開心,對嗎?”、“你和媽媽一起玩,很開心吧”,這樣做能讓寶寶更了解自己的想法。

 

  6~9 month

 

  * 鼓勵寶寶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幫助寶寶,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目標,當然不要設計得太容易,有點難度的游戲對發展寶寶的自信心和獨立性有好處。

 

  * 在自我認知方面,可以通過陪寶寶一起看她的照片,跟她指出哪里是頭發、哪里是眼睛,讓寶寶把照片上的部位和自己的身體各部位聯系起來。

 

  * 當你需要離開寶寶外出時,不讓寶寶知道而偷偷跑掉的方法只會加重寶寶的分離焦慮。直接和寶寶道別,告訴寶寶你大概什么時候能回來。雖然寶寶還聽不懂你的話,但是能聽出語氣語調是在安慰自己。慢慢地,寶寶就會習慣你的離開。“躲貓貓”游戲也能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9~12 month

 

  * 鼓勵寶寶獨立探索,必要時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不要完全為寶寶代勞。

 

  * 在寶寶還沒有學會說話之前,鼓勵她用身體運動、手部動作、面部表情和音調表達自己。過度保護寶寶對寶寶的發展不利,因為在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前所有的需求都被滿足,寶寶等于失去了表達的機會。要讓寶寶知道,如果寶寶不進行表達,爸媽不可能每次都猜對寶寶的心思。只有通過表達,別人才能理解你的想法。表達能力并不是天生的,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剛開始,可能是通過表情表達開心不開心,慢慢就能學會使用語言。

 

  * 就算會引發一些不方便,也不要阻礙寶寶在好奇心方面的探索。讓寶寶覺得她能自由地嘗試新事物、探索她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寶寶能夠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基礎哦。

 

  * 給寶寶一定的選擇權,比如選擇吃什么東西、玩什么玩具,這能幫助寶寶發展自己獨特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