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裡的友誼與競爭

  蒙臺梭利兒童之家的老師,與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角色是完全不同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銳地觀察每個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了解他們的每項興趣與需要,引導他們掌握學習和交流的技巧,而非拿著筆和紙預備明天的課程。在這個過程中,我觀察到孩子們在學習、玩耍的過程中建立起初步的人際交往,體會到友誼的喜悅和競爭的樂趣。

  寫幾則小故事,也寫下蒙氏教師的思索。

  PartⅠ?打開友誼之窗

  故事一:兩歲半孩子的“猩猩”交流

  小虎和晴晴是同一天來“小橡樹”的。第二天,正是個周五,其他孩子都去動物園了,他們倆因為有點感冒留在“家”里。兩人還沒說過話呢,但是,“惟一”的同類就是對方,怎么辦呢?

  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遠距離相互觀察,一邊自己玩著一邊偷偷注視對方,就像是動物的警惕性。此時,如果其中一個的動作稍微向旁邊移動一下,另一個馬上會往回退若干步,重新遠距離觀察。最后,由于玩具的魅力,倆人站到了一起,但相互不說話,不對視,而是各玩各的。一段時間后,雙方都醞釀了進一步溝通的情緒,有了交流的欲望,所以幾乎是突然間,兩個人同時抬起頭,對視一下,這需要“小動物”有足夠的勇氣。對視后又慌忙低頭去玩自己的東西,但估計已經心不在焉。然后又是第二次抬頭對視,這次對視時貝貝微笑了一下。小虎作為回報,立即給了晴晴一塊玩具零件,但沒有說話,給完后立即低頭游戲,純粹是用動作在掩飾,因為他什么有效性動作都沒做出來。第三次是小虎先抬頭看了晴晴,晴晴立即抬頭回應,還是沒有說話,但兩人對笑了一下。此時完成了交流的全過程。

  蒙氏教師的思考:

  孩子的心靈真的如小動物一般,純潔、萌動,他們從家里走到幼兒園這個社會上,心靈也慢慢打開了,但是,如何打開?他們首先通過眼神和動作去學習分享玩具和快樂,分享“趣味”和“感動”,然后才是語言的溝通、交流。小虎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曾宣布自己為“小蝸牛”,我立即明白了他內心的“蝸牛”情結在于“蝸牛隨時背著它的小房子”,他內心所盼望的安全感,對家的眷戀;當他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候,他宣布自己是小松鼠,已經可以離開家但隨時有大尾巴保護自己;現在他“進化”成小雞或小鴨啦,可以一群在一起游戲。是這樣的,自己玩→平行玩→一起玩,就是他們長大和心智發展的表現。

  故事二:混齡的妙用

  在“小橡樹”,經常見到小點的孩子圍著大孩子轉的情形,千萬不要以為他們有“幫派紛爭”,這,其實正是混齡的妙用。

  兩歲多的佩佩入園第一天時,一句話也不說,比她大1歲的微微很喜歡她,就遞給她玩具,教她玩,一起做音樂游戲,老師有話就請微微轉達,佩佩很聽微微的話。這緩解了佩佩剛入園的緊張,情緒很快就好起來了。

  那天我們要外出的時候,小朋友們一起換鞋。微微幫佩佩黏好鞋上的黏扣,比微微大1歲的揚揚又幫微微使勁往上提鞋,三個孩子低頭擠成一團,穿好后,佩佩很興奮地向我報告:“老師,微微幫我穿鞋,揚揚幫微微穿鞋!”孩子們都很開心,等到過馬路的時候,我說:“誰愿意幫老師照顧小弟弟小妹妹啊?”孩子們總是欣然地拉起手,這是組織迅速拉手的法寶之一!

  其實,大點的揚揚本來喜歡追著比他大的孩子玩,對小孩子總是“不屑一顧”,他媽媽甚至擔心他在情商方面的發展。我就經常觀察揚揚的表現,一見到他拉起小弟弟的手,就常常鼓勵他:“揚揚真棒,幫助老師照顧小弟弟。”結果,好勝心強的揚揚就學習對弟弟妹妹照顧有加,還帶頭響應老師的各種“號召”呢。

  蒙氏教師的思考:

  蒙臺梭利兒童之家倡導“混齡”,孩子從兩歲到6歲不等。一般情況下,較小的孩子喜歡跟在大孩子后面,模仿大孩子的舉動,甚至到了“迷戀”的程度,一天不見就想念,這樣,小孩子在追隨的過程中學到了新東西,獲得了信心,很自然地完成了一些成長的過渡。

  “混齡”的狀態對大點的孩子也很有益。他們知道在世上有更小的孩子需要照顧,學習了給予、關心和體貼,慢慢屏棄了家中“獨苗苗”的一些不好習慣。我想,混齡的幼兒園該是對獨生子女生活的一種補充吧!

  故事三:與成人平等的心態

  天天剛入幼兒園的時候,常常用激烈的軀體動作表達對老師的親近,或以此引起老師的注意,幾乎所有老師都被他撞過,我一直很擔心他傷到別的孩子,所以格外注意他的一舉一動。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我的擔心被證明是多余的:天天的人緣很好!那天,微微和冉冉玩起“把大門”的游戲,別的孩子只有在“大門”打開的時候才可以通過,而微微很大聲地說:“天天可以過,天天是我的朋友!”

  的確,天天很少爭奪玩具,對“弱小”的朋友總表示關注和同情,拉小弟弟的手,或在他們不開心的時候去安慰他們。不管是新來的老師還是參觀的客人,天天總是會主動表示關心,搬個椅子給客人坐,或者拉客人的手引領他們找校長,一臉的莊重。這讓我感覺到,在這個3歲半孩子的心中,他和成人的平等的。

  蒙氏教師的思考:

  事實上,天天所表現的“與成人平等”的心態,在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常讓我們感覺驚喜。的確,這其實就是他們建立友誼的基礎。互相理解、包容、尊重,用于接受友情的“考驗”,最終享受友情的甜蜜。這些是他們在家中無法享受的心靈“按摩”。從孩子的友誼中,我們成人可以找回一些失落的東西。

  PartⅡ?初嘗競爭的滋味

  故事四:好勝心的“魔力”

  排隊時最能立竿見影的把孩子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孩子飛奔而來,忘掉一切規則、友誼,“據腿力爭”(緊緊抱住老師的腿)的搶著要排第一;另一部分孩子緩緩而來,嘴里哼著兒歌,津津有味地笑看“龍爭虎斗”。事實上,好勝心人人都有,就是表達的方式不太一樣。

  男孩子有競爭概念的年齡比女孩稍晚,這直接導致了上個月一場友誼賽的結果:運動會的“送信”項目是一個團體運動,小朋友分為男隊和女隊,在練習時,由于多數男隊員好像對贏并不感興趣或者并不理解,于是常常或慢慢悠悠或中途“跑神兒”,雖有大點的幾名隊員奮力追趕,男隊還是每次必敗。最讓老師又急又笑的是,幾個小一點的孩子在一片加油聲中“鎮定自若,我行我素”一路“游山玩水”,甚至被賣力喊加油的老師吸引住了,停步看起了熱鬧——他變成觀眾了!對于失敗,男隊員們倒也并不在意,只急壞了“大哥”冉冉,每次都小眉頭皺著發急生氣,老師為了安慰冉冉,每次宣布結果都替男隊“找回面子”,這次說:“男隊這次有進步,比上次快多了。”下次說:“男隊今天發揚風格,女隊人少,借了一名隊員給女隊。”偶爾男隊跟女隊跑了個勉強平手,老師更是及時鼓勵,不遺余力地大力贊揚,打氣:“男隊進步太快了!真棒!”后來,每到老師宣布結果:“女隊贏了……”不等老師說完,冉冉必焦急、殷切、認真地盯著老師的臉,高聲接道:“男隊進步了!”

  蒙氏教師的思考:

  在傳統觀念里,競爭似乎是“功利”的代名詞,事實上,孩子們之間的競爭是純潔的、原始的,這帶給他們“勝利”的成就感,也引領他們思索“失敗”的原因,是非常有益的。

  蒙臺梭利兒童之家是不設立獎懲制度的,這就避免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沾染功利思想,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羞辱”與“嫉妒”。孩子可以充分享受學習和進步的樂趣。

  故事五:“我喜歡你!”

  孩子也會“吃醋”,從媽媽親爸爸時寶寶怨怒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來啦。在幼兒園中也會有類似情況,常讓老師們哭笑不得。

  大點的揚揚總是被別的孩子“景仰”著,微微很喜歡他,常去主動拉他的手,但是,冉冉也喜歡揚揚。只見微微拉起揚揚,冉冉一把過去把微微推開,拉起揚揚就跑,反而把揚揚嚇蒙啦。老師問冉冉為什么這樣,他說:“我喜歡揚揚!”“那么你為什么喜歡揚揚呢?”“因為揚揚總是把玩具讓給我,還給我講故事呢!”“你這樣推開微微,微微會喜歡你嗎?”

  這樣的對話不用繼續了,因為冉冉已經低下頭了——小小腦瓜一定想到了什么。

  蒙氏教師的思考:

  在孩子小小的心靈里,往往把熟悉的人進行排序,第一喜歡誰,第二喜歡誰,最不喜歡誰……喜歡,是多么純凈的詞啊!誘導孩子說出喜歡什么人的原因,可以判斷他小小世界中的價值觀,比如,他說“喜歡強強力氣大”,你就要考慮他好惡的傾向了。一般情況下,孩子們的喜歡總是與“真善美”聯系在一起的,而且不知不覺地去觀察、模仿喜歡的人。

  當然,遇到自己喜歡的人被別人喜歡,孩子的確會“生氣”,此時正是告訴他“分享”、“給予”他人快樂的良機,并非壞事。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孩子其實有自發學習的本能,因此成人要給孩子準備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感覺快樂和舒適,包括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的環境,這樣才可以讓小小心靈既經受歷練,又自由成長。等他們走出幼兒園,就已經初步具備了對學習的熱愛,真正能自發性地學習,去適應各種環境,當然也包括人際環境。

  韓晨霞王丹青(北京小橡樹兒童之家) 
  采編自《媽媽寶寶》